五台山景区旅游碳排放及碳吸收估算研究
Study on the emission and absorption of carbon for tourism industry on Wutai Mountain scenic spot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程占红
授予年度:2016年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83305[工学-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08[工学] 02020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摘 要: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如何测算并控制CO2的排放量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旅游业是实施节能减排的优势产业,实施低碳旅游、构建碳中和景区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山西省是能源重化工基地,同时,又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业减排压力巨大。但是关于山西省旅游碳排放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五台山景区是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排头兵,测算其旅游碳排放和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对于其制定低碳旅游政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本文利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从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视角,估算了五台山景区旅游碳排放。结果表明:(1)五台山景区全年旅游碳排放量总量非常大,达222113.9 t,从碳排放的结构看,主要以外来旅游者为主,占总排放量的89.1%;当地居民的碳排放量仅占总排放量的10.9%。(2)在当地居民的碳排放中,食物消耗、生活能源的碳排放比重分别占78.3%、21.7%,以食物消耗为主。(3)在旅游者产生的碳排放中,旅游食物消耗、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分别占14%、30.3%、54.1%、1.6%,以旅游交通和住宿碳排放为主。其次,从森林植被-土壤、草地和水域三方面,估算了五台山景区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结果表明:五台山景区全年CO2吸收量为83712.2 t,主要以森林植被-土壤和草地的碳吸收为主,占总碳吸收量的99.8%。因水域面积较小,固碳能力较弱,仅总碳吸收量的0.2%。第三,比较了五台山景区旅游业碳排放和碳吸收的差异,并进行了情景分析。结果表明:五台山景区属于净碳源区,陆地生态系统吸收了景区内碳排放的70.3%,但由于旅游碳排放的区际转移,陆地生态系统仅吸收了全山碳排放(包括区内外)的37.68%。所以五台山景区减排压力大,可从旅游住宿、旅游交通和控制旅游者人数等方面实施必要的措施,实现减排目标。最后,从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和实行旅游碳交易三个方面来构建“碳中和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目前关于旅游碳排放的理论相对欠缺,五台山景区旅游碳排放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以五台山景区为例,测算旅游碳排放和碳吸收,明晰了景区的碳收支状况,并据此提出了实现碳中和景区的发展对策。这些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完善低碳旅游的相关理论,而且为五台山景区实施旅游碳中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有益于实践其低碳旅游发展。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由于资料收集的有限性,本文仅考虑五台山景区的旅游直接碳排放,并未涉及旅游间接碳排放,并且在测算中碳排放标准参考国外研究成果,可能与景区实际情况有差距,这些内容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