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双季晚稻不同类型品种综合生产力比较研究 收藏
双季晚稻不同类型品种综合生产力比较研究

双季晚稻不同类型品种综合生产力比较研究

作     者:花劲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洪程

授予年度:2015年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主      题:双季晚稻 类型 品种 产量 生育期 温光利用 群体动态特征 稻米品质 综合生产力 

摘      要:试验于2013-2014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校外试验基地江西省上高县进行,在长江中游双季稻区晚稻季条件下,以籼粳杂交稻、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四种类型20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种为材料,采用湿润育秧大苗移栽种植方式,设置各类型品种最适的高产栽培处理,系统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生育期及温光资源的利用、群体动态特征、稻米品质等方面的差异,以期为双季稻区适宜品种的选用以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双季晚稻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表现为籼粳杂交稻杂交粳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差异极显著。籼粳杂交稻产量最高的原因是在保持适宜穗数的基础上,极显著增加每穗粒数,进而提高群体颖花量,同时保持稳定的结实率与千粒重;与杂交籼稻相比,籼粳杂交稻、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各生育期均相应推迟,且三者全生育期亦延长,其中籼粳杂交稻全生育期平均延长15.4 d,杂交粳稻全生育期平均延长13.8 d,常规粳稻全生育期平均延长10.8d;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全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及其不同生育阶段温光利用率均表现为籼粳杂交稻最高,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次之,杂交籼稻最低,其中籼稻杂交稻全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及其利用率分别为3732.1℃、921.1 h、91.9%和92.4%。2.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籼粳杂交稻茎蘖数于生育前期稳步增长,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及时够苗,够苗后增长平缓,高峰苗数量较少、下降平缓,成穗率中等(73.19%左右);叶面积指数前期增长较缓,最大值出现在孕穗期,为7.93左右,此后平稳减少,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及粒叶比均极显著增高,成熟期仍保持3.85以上;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和拔节期少,拔节后干物质积累速度较快,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显著或极显著增高,且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比例高;群体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表现为“前小,中高,后强。3.与杂交籼稻相比,常规粳稻、杂交粳稻和籼粳杂交稻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变优,外观品质变劣。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表现为粳稻品种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和峰值时间均高于籼稻品种,而消减值和糊化温度均低于籼稻品种。因此,选择合理的水稻品种类型,并配套适宜的高产栽培管理措施,有利于获得优良的品质性状,从而为实施“籼改粳提供广阔的市场价值和生产前景。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