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的崛起与没落——论八十年代的先锋批评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丹梦
授予年度:2012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6[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摘 要:八十年代的“先锋批评活跃于1985至1989年之间,主要成员有北方的李陀、黄子平、季红真、孟悦等,南方则有吴亮、李劫、程德培、南帆、许子东、殷国明、王晓明和李庆西等人。他们从“文学形式出发,相继提出“文本体、“文学语言学、“人本体等概念,并以此作为其理论的核心来反拨之前单一的文学-政治批评与社会学批评模式,力图通过这种具有探索意味的文学批评实践,在自身发掘和建构起独立的主体形象。 “先锋批评从萌芽到确立,包含两个层面的发展:一是关于文学“先锋观念的树立。即何谓文学的“先锋性?为什么需要“先锋?二是“形式批评的建构与阐释。二者彼此交织、促进,共同激发了八十年代“先锋批评的产生。在此过程中,“文革作为反面、潜在的资源,深深卷入了先锋批评的话语建构,后者对“主体意识敏感与自觉,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对“文革压抑的历史反应与本能调整。另外,国家意识形态上对“评论自由的许可、对所谓“新时期文学的打造与鼓励,时代对“新的渴望共鸣,以及以《上海文学》为代表的期刊的支持、“引导,等等,亦是产生“先锋批评的重要语境。 “先锋批评者的所有理念及推衍,均建立在简单的内容/形式的二元对立思维上。他们一面给予“文学形式最高度的重视与强调,不惜曲解、误读文本,另一面由于知识与历史的积习与惯性,他们又不时回到关注“主题、“社会背景等旧有的言说轨道。这让“先锋批评从一开始,其内部就潜伏着分裂和解体的因子。加之批评者对自我身份(包括自身权力与合法地位)的功利性诉求,使得提倡“纯文学和“去政治化的“先锋批评最终丧失了“先锋的特质,落入“意识形态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