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构的美学中重建乌托邦——《天堂》的后现代叙事艺术研究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罗小云
授予年度:2010年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摘 要:托尼·莫里森是最杰出的美国非裔作家之一。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她对美国黑人历史产生了质疑。在她的第七部小说《天堂》中,她通过后现代的叙事手法重构了美国黑人历史。本文通过分析作品中的碎片化叙事、不确定性及戏仿等艺术手法,探索作家的解构和重构思想。通过这些颠覆性的叙事手法,作家解构了一个封闭的黑人社区里的种族和性别体制,并呼吁黑人群体重建一个没有种族和性别界限的乌托邦。 论文主体部分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章探讨碎片化的叙事艺术。莫里森把鲁比(一个黑人小镇)的历史和现实切割成许多碎片,并通过蒙太奇和多人称叙事的手法把这些碎片并置起来。在并置碎片的过程中,作家引入了不同性别叙述者,向以男性为中心的叙事提出了挑战,解构了男权体制。第二章分析作品的不确定手法。小说中,作家模糊了人物的种族身份和具有象征性事物的真正意义。这些不确定的因素激发读者去填补作家留下的空白,为读者的参与提供了广泛的空间。第三章主要探讨戏仿手法。作家通过对天堂和伊甸园的戏仿、对耶稣基督的戏仿及对白人种族主义的戏仿,揭露出鲁比社区里荒诞的种族和父权制度。作者通过这些颠覆性的后现代叙事手法,探索了与历史、种族、性别息息相关的问题,从而赋予作品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深刻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