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应用基础研究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石英尧
授予年度:2015年
主 题: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 丰39S 特征特性 杂种优势
摘 要:丰39S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200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年来以丰39S为母本,配组出多个优良杂交稻组合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表现出该两用核不育系性状优异、配合力强和制种安全等突出特征。为了使丰39S得到更好的应用、促进两系杂交水稻推广,本论文以丰39S为研究材料,对其形态特征、生育特性、不育起点温度、异交特性、所配组合的杂种优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丰39S具有优异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剑叶张开角度小于7.32,剑叶具有长、直、宽。倒二叶、倒三叶均较长、较宽;株高适中,上部3节间长,基部节间粗壮;4月10日至5月10日播种总叶数16-17叶,播始历期在90-97d,5月10至7月10日播种总叶数15-17叶,播始历期在73-90d,出叶数量多,速度快;分蘖强,成穗率高,穗大粒多,单位面积总颖花量达5.57万/m2;稻米品质优良,抗性好。(2)丰39S不育起点温度低,育性稳定,制种安全,繁殖容易。丰39S育性转换明显,育性转换具有一定的光温连动效应特点,在光长13.0 h时,育性转换临界温度约为23℃,在短光照条件下其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于23.0℃;用21℃和22℃的低温处理,在短日照条件下(光长12.0h),育性达30-40%,在长日照条件下(光长14.0h),育性达20%左右,因此在长光照条件下采用22℃以下冷水串灌繁种,或在短光照条件下在海南冬繁均可获得成功。,(3)丰39S异交习性好,制种产量高。开花与抽穗历期长,见花期、盛花期分别较见穗期、盛穗期迟2-3 d,开花盛期与抽穗盛期天数相同;花时较集中,有明显的开花高峰,午前花所占比例较大,开颖历期长,开颖角度较大,柱头体积较大,柱头外露率高,但颖花不闭颖率高,柱头活力也较培矮64低;对“920敏感,在抽穗10-20%时喷施20-25g/667m2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与不同类型父本制种的异交结实潜力有差异。(4)丰39S广亲和性好,配组优势强。其所配组合与平均结实率达80%以上,产量与两对照的平均对照优势分别为27.5kg和44.8kg,均为正值;所配组合产量较高主要与其穗部性状改良有关,其平均每穗粒数较两对照分别多47.4粒和54.0粒;全生育期为118-139d,变幅大,能组配不同生育类型的水稻品种。(5)丰39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优。所配组合具有较高的糙米率、整精米率,较低的垩白率和垩白度,合适的直键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三级优质率达100%。但与其他8项米质性状比较,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优质达标率仍然较低,垩白是丰39S品质育种需要改良的性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