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多支撑柱型均热板结构数值分析与设计 收藏
多支撑柱型均热板结构数值分析与设计

多支撑柱型均热板结构数值分析与设计

作     者:廖火生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刘小康;陆龙生

授予年度:2014年

学科分类:080701[工学-工程热物理] 08[工学] 0807[工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主      题:均热板 数值分析 热源分布 支撑柱 相变传热 

摘      要:集中热源的热均布问题是光电领域的关键热控制难题,而均热板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有效传热元件。均热板属于相变传热元件,结构与热源是引起其性能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以热源布置方式、均热板支撑柱大小及分布为突破口,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建立均热板传热传质的数学模型,确定均热板内部流动与传热的边界条件,阐述了模型的数值求解技术,并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2)计算在多热源情况下,均热板的传热性能和传质性能与热源间距之间的关系。搭建实验平台,测量在不同热源间距下均热板的温度分布,并将结论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低热流密度情况下,热源采用集中布置方式能更好地发挥均热板的传热性能;在高热流密度情况下,为避免均热板发生“干烧现象,热源采用分散布置方式为好。 (3)计算分析均热板的传热性能和传质性能与支撑柱直径的关系,结果表明:支撑柱结构为液体工质的回流提供了辅助通道,提高了均热板的毛细极限功率,但是由于支撑柱结构的导热系数不高,均热板的热阻有所增大,支撑柱的直径以小为宜。 (4)对带有一种复合结构支撑柱的均热板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与纯烧结结构支撑柱相比,复合结构支撑柱具有降低均热板热阻、提高毛细极限功率等综合优势。 (5)计算在多支撑柱的情况下,均热板的传热性能和传质性能与支撑柱间距的关系,结果表明:布置多个支撑柱时,均热板的毛细极限功率进一步得到提高,热源附近位置的支撑柱对均热板性能影响较大。支撑柱的间距较大时,均热板具有较好的性能,在热源及其附近位置布置支撑柱对改善均热板的性能有利。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