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双四唑—铜(Ⅰ/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 收藏
双四唑—铜(Ⅰ/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

双四唑—铜(Ⅰ/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

作     者:夏正强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陈三平

授予年度:2013年

学科分类:081704[工学-应用化学] 07[理学] 070304[理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703[理学-化学] 

主      题:双四唑 含能配合物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摘      要:绿色、高能、钝感含能材料的研制与应用是目前含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 本文从分子设计出发,以系列高能双四唑化合物为基础配体,通过引入强的螯合辅助配体共同与绿色、污染小的铜(Ⅱ)离子作用,在水热/溶剂热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含能配合物,并研究了其结构、热稳定性及荧光性质。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1、改进文献方法合成了六种双四唑配体5,5’-(1,2-苯)二(1氢-四唑)、5,5’-(1,3-苯)二(1氢-四唑)、5,5’-(1,4-苯)二(1氢-四唑)、5,5’-(1,2-乙基)二(1氢-四唑)、5,5’-亚甲基双四唑以及一水合5,5’-二(1氢-四唑)氨,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分析,1HNMR以及X-射线衍射表征。 2、利用水热/溶剂热合成方法,以上述六个双四唑化合物为主配体、1,10-菲啰啉/2,2’-联吡啶为辅助配体,通过与Cu2+反应合成了15个双四唑-铜(Ⅰ/Ⅱ)配合物(氮含量:22%-40%),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分析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双四唑类配体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键合模式,不仅能够以桥连、螯合等多种形式参与配位,而且可作为给体、受体或者π共轭体系积极参与形成氢键、π-π堆积等超分子作用力。在上述配合物结构中,本文发现了有关上述配体的7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双四唑配位模式,丰富了四唑的配位化学。 3、借助TG-DTG技术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有配合物的框架均具备较好的热稳定性(200℃),其中配合物[Cu4(BTB)2(phen)4]n (8)可在303℃之前稳定存在。另外,配合物主体框架的坍塌均异常迅速,也符合含能材料瞬间释放能量的特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