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汉籍文献研究——以1637-1664年间的燕行录为中心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拜根兴
授予年度:2016年
学科分类:060204[历史学-中国古代史] 060304[历史学-世界地区 国别史] 06[历史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0603[历史学-世界史]
摘 要:自清鲜“丁丑之盟后,朝鲜成为清朝的藩属。此后朝鲜每年向清朝派遣了大批的燕行使团。这些奔波于清鲜之间使者,根据自己所见所闻为后人留下了大量记载详实的使行记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当时真实的社会画卷。本文以1637—1664年间的《燕行录》为研究对象,是因清初的清鲜关系尚未理顺,使节来往频繁,很多使臣前后多次出使清朝,作品相互连贯,纪文中将历次见闻作以比较,在内容上更具时态性。文章首先以清初燕行使者的行程食宿为开始,讨论清初燕行使团的行程食宿。分为朝鲜境内和清朝境内两段行程。使团在两国境内的食宿有很大差别,因为朝鲜境内行程在很长时间内无变化,沿途由地方官员提供食宿,不仅食宿能保障行程相对自由,同时还能游览山水,欣赏妓乐以解旅途枯燥。进入清朝境内后,行程多变,许多驿站残破不堪,条件艰苦,食宿不仅不能保障,甚至还要露宿野外。因为使团行程大多在辽东境内,使者多与百姓交流,记载当时普通的居民的生活、赋税、军事,明清之际的社会,极具史料价值。辽东地区经历战争浩劫不久,大部分地区荒无人烟,清廷采取招垦流民的政策,一些城镇开始恢复和发展,己出现繁荣之景象。使团到达北京后,让燕行使臣惊叹是巍峨肃穆的紫禁城,华贵庄严的皇家建筑。一些朝鲜人未见的大象、狮子都是燕行使者着重描写的内容。由于清廷门禁宽松,使臣行动自由,留馆期间记载的清初北京城内的社会风貌,以及一些民俗等,都是我们了解清初社会的重要史料。在北京见闻中,对顺治病亡原因,以及顺治薨逝时宫廷仪式过程的记载,尤为细致。关于康熙初年的政治情况的记载更是弥补了史料的不足。清初的燕行使者中占有重要作用和影响的是朝鲜宗室麟坪大君,其前后十次出使清廷,其一生大部分时间来往于清鲜之间。麟坪大君以本身的丰富经历和学识,使得他所著的燕行纪文无论在内容和水准上,都有别于其他如成以性、洪命夏、姜柏年等同行人的作品。在浩如烟海的燕行纪文中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第四章主要结合麟坪大君的两篇墓志铭,对其生平作以考释;并对他的著作以及与朝鲜孝宗的关系做了相应的论述。燕行使者出使清朝不仅留下了大量的文字纪录,更有诸多燕行画作和无名氏的燕行作品。因为燕行文本篇幅庞大复杂,很多燕行作品出版时未做细致的校定和甄别,文章最后主要讨论这些画作和无名氏作品。对一些作品的作者、著作年代做以考证。由于条件限制,很多作品未能见原版,在研究时有诸多不便,导致一些问题讨论和分析有不妥,是本文欠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