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戏曲写意人物画的发展研究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江锦世
授予年度:2016年
摘 要:中国戏曲写意人物画是通过中国画的形式来体现出中国戏曲的艺术,戏曲与绘画早就融为一体。在传统的民俗中,利用舞台戏曲人物为核心的民间艺术比比皆是。其利用中国绘画来表现戏曲,在明清之际就已经有画家尝试,但是数量比较少,很难形成一定的规模。在进入现代,中西文化的融合,尤其是将中国画笔墨趣味与西画科学方法相结合,艺术家们就开始重新审视了艺术的方向。在现代写意人物画中就出现了徐悲鸿、刘海粟和将兆和等为代表的温和改良派大师,也出现了主张中西合璧的林风眠等艺术大师,在他们的指引下中国的画坛出现了新一轮的改革。关良是以戏曲作为自身创作的绘画题材,利用中国画的形式来表达戏曲,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区别于文人画。在这之后就有断断续续的画家运用中国画的形式来表达戏曲,同时在作品的深度上也在不断的延伸,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传统绘画同时也体现了现代的艺术的多元性。在这个背景下,追溯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渊源,关注戏曲写意人物画在当代发展的现状是当代历史美术研究的重要课题,进行深度的分析戏曲被关注的原因,总结出戏曲写意人物画的发展趋势以及影响。本文主要是从戏曲和写意人物画的审美共性出发,对当代戏曲人物画的发展进行梳理,分析当代戏曲写意人物画发展的现状以及原因,并且得出中国戏曲对当代写意人物画的影响。本文分为六部分,第一章即引言对研究内容、研究现状等方面做了基本的总结和归纳。第二章即从审美共性、依赖性等方面分析了戏曲与写意人物画的关系,第三章即通过戏曲人物画形成的背景、以关良和林风眠为主要代表的画家图文并茂的进行详细的罗列比较等方面论述了戏曲人物画发展的状况。第四章以传统写意人物的笔、墨和线的运用来阐述传统写意人物画对戏曲写意人物画的影响。第五章则是图文并茂的分析了戏曲写意人物画家及作品研究。第六章从题材、笔墨语言等方面归纳戏曲写意人物画的创新及影响。总之,本文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借助对大量的画家作品研究,总结出戏曲写意人物画对中国绘画的影响及对我们绘画创作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