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监测功能在心脏植入性电子器械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高连君
授予年度:2017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摘 要:背景:随着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的不断增加、医疗技术及设备的进步和植入适应症的拓展,心脏植入性电子器械(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CIEDs)的植入数量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器械的植入只是治疗的开始,术后密切随访亦是整个完整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门诊随访不仅要求医院具有相应的技术和设备,同时患者必须亲自到医院,进行面对面的询问及器械的检测,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及门诊随访的负担。因此,20世纪70年代,带有远程监测(Remote Monitoring,RM)功能的CIEDs应运而生,大量国外的研究已经证实了远程监测能早期检测和识别心律失常事件及设备故障,从而通过适当的早期干预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及减少门诊次数。美国心律学会(HRS)于2015年在远程监测的专家共识中,将RM推荐为植入CIED患者的标准随访策略的Ⅰ A类适应证。然而,国内应用带有远程监测功能的CIEDs总体来说相对不高,相关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目的:通过对植入带有远程监测功能的CIEDs患者的远程传输信息进行分析和观察,来了解远程监测功能在CIEDs患者随访中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从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在我院植入CIEDs的所有患者中,选取植入带有远程监测功能的CIEDs患者,包括植入永久起搏器(permanentpacemaker,PPM)、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及带或不带有除颤功能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with or without defibrillation function,CRT-P/D),起搏器厂家包括百多力、美敦力及圣犹达,均为在术后打开远程监测功能,并通过各自的远程随访系统以固定的时间间隔或事件信息触发以及患者手动等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最终将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远程监测系统相应的网站,搜集并分析相关数据,通过其有无临床事件的发生、发生事件的类型及是否按计划传输等情况来分析远程监测数据信息。临床事件分为两类:心血管疾病相关事件(心律失常、病人活动度低、液体储留、双室起搏比异常、静息时平均心室率超过上限、HRV异常等)及系统相关事件(突发的电极阻抗、阈值及感知的异常以及起搏器电池能源接近耗竭等)。结果:1.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31我院植入CIEDs的患者共1995例,28例(1.4%)植入的CIEDs具有远程监测功能,其中16例植入永久起搏器(包括双腔及单腔PPM):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例,房室传导阻滞8例,持续性房颤伴缓慢心室率2例,持续性房颤伴长R-R间歇2例;植入ICD的患者共9例:室性心动过速8例,扩心病合并晕厥1例;3例植入CRT-D,均为心力衰竭合并室速。植入时平均年龄在69± 13(56-82)岁,其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2.28例患者中,有1例自植入后无任何信息传输,余27例均有信息传输至相应的网站,其中仅6例(21%)按计划传输,6例(21%)使用过手动传输功能。3.远程监测系统共传输信息5037次,约93.2%的传输信息无异常发现,事件信息总共为341次,占总数的6.8%,其中73.2%的事件信息需进行干预和处理。4.事件信息类型:心血管疾病相关事件:室上性心律失常事件最常见(51.6%),其中房颤占46.3%;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室早负荷异常等)占事件信息的17.6%。监测心衰的参数异常占14.4%(病人活动度、液体储留、心室起搏比异常等)。系统相关事件(约16.4%):电极感知及感知灵敏度安全范围异常、心室自动夺获起搏处于高输出模式等。5.有5例患者既往无房颤及房扑病史,从远程监测系统传输的信息中发现了房颤及房扑。6.有3例患者频繁出现房性心律失常事件,经腔内心电图确认为房颤,其中1例无房颤病史,2例既往有阵发性房颤病史,临床医师主动告知其于门诊调药。结论:1.目前带有远程监测功能的CIEDs植入的比例较低;2.植入带有远程监测功能的CIEDs患者中,其依从性不高;3.远程监测功能可早期检测和识别心律失常及设备故障,以便临床医师和相关技术人员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对相关事件进行早期的干预和处理。***的远程监测功能是安全、可行的,并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取代传统诊室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