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地理空间与“言、象、意”:文学地理学视阈下《醉翁亭记》七译本... 收藏
地理空间与“言、象、意”:文学地理学视阈下《醉翁亭记》七译本...

地理空间与“言、象、意”:文学地理学视阈下《醉翁亭记》七译本的译介学研究

作     者:段小莉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田德蓓

授予年度:2017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1[文学-文艺学] 

主      题:地理空间 "言、象、意" 《醉翁亭记》 译介学 文学地理学 空间认知 

摘      要:文学作品中的地理空间是其文本人物存在之可能性的必要条件,是其情感被触发的外在物象,也是作者情感寄托所必须借助的自然表征,即象。汉语典籍尤其注重象在传情达意方面的功用,作者的心灵运作模式也因此被认定为象思维(王树人,2004;赵新林,2004;刘华文,2006),心灵如此运作而生成的文学文本自然是以象为其表征的本质特性。然而,在文学研究中,地理空间很少被学者们关注,地理空间作为象在汉语典籍中的存在也极少有学者撰文予以研究。众所周知,语际翻译涉及两种语言文化系统,一边是原语文本,另一边是译语文本,如若汉语典籍外译时不顾及汉语自身象思维的表征本质特性,就无法把握原语文本,更何谈生成上好的译语文本?我国著名哲学家何丽野先生曾说,象,就是中国哲学自己固有的语言。离开了象,中国自己的哲学思想无法完整地表述(何丽野,2014:95),正因为如此,我国翻译界有学者近年来提出,在翻译汉语典籍时,当注重汉语象思维的本质特性(刘华文,2006;左少兴,2014;包通法,2015;刘新慧,2015)。但是,原语文本中的言、象、意与译语文本之间在实际的翻译中该如何运作?在言、象、意这一认知系统中的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的关系有何变化?在此视角下的翻译文学能否获得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独立性?它对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这一翻译人的时代命题又有何理论洞见?所有这些问题,尚有待推进。本文拟以《醉翁亭记》的原语文本和七个英译本中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滁这个概念性地理空间和以醉翁亭为空间参照系所构建出的叙述性地理空间为切入口,以GIS生成的地形地貌图和测量所得的数据对七个英文译本中的地理空间(象)作地理学和物理学的考证,以此考辩生象之意和明象之言,进而探究译语文本中被消解和扭曲了的出意之象。同时,本研究再以同样的研究方法对译语文本中可能合理的象进行考证,遵照言、象、意三者辩证统一的内在逻辑关系,此象不仅能够映射出作者的心中之意,又因言生于象(王弼,2012:284),象也必须与地理空间之言相匹配,方可信之为象。研究也认为,在言、象、意认知系统中考辩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的象(地理空间)确实可以给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予以新策略,从而提高其译文的水平。这一研究成果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延伸到其它的象,同时也在理论上肯定了翻译文学的创造性叛逆和翻译文学存在的独立性及合理性,对多元翻译文学译本共存的翻译策略给予了理论性的佐证,为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客观必要性和利好之处。本文的构成框架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详述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可行性分析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滁:跨越语言疆界的概念性地理空间)和第二章(灵台华胥:跨越语言疆界的叙述性地理空间)力图通过对比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中意指地理空间信息的言,考证原语文本中的地理空间信息在译语文本中遭遇扭曲或消解是客观事实,进而考辩译语文本中被扭曲或被消解的地理空间之象难以在隐喻映射下生成其应有的文化内涵,即地理空间之意。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译语文本中应有的地理空间之象,也就是能够在隐喻映射下生成原语文本之意的象;第三章力图在言、象、意认知系统中综合探究《醉翁亭记》》原语文本中的地理空间信息该如何跨越语言疆界进入译语文本的机制。最后一部分是结语。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