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黄帝内经》养生用语英译研究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沈艺
授予年度:2018年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医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逐渐参与到国际贸易中,向全世界展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中医药国际传播为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中医翻译是沟通双方的桥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医翻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养生作为中医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关其翻译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在此背景下,中医养生用语的翻译研究显得十分重要。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胡庚申的生态翻译理论对两个版本的《黄帝内经》中养生用语的英译方法和策略做出描述性研究,以期引起大家对养生英译的重视,并且为中医英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从而促进中医英译事业的发展。研究方法:本研究以王洪图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为依据,选取《黄帝内经》养生篇章中的养生用语为研究对象,在生态翻译理论的关照下,分析两位译者如何适应各自的翻译生态环境,并且从三维转换的角度分析译者所作出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研究结论:两位译者在翻译《黄帝内经》养生篇章中的养生用语时,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更好地进行三维转换,都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在语言维和文化维,李照国版的译文的转换更加成功,两个版本都达到了各自的交际目的。生态翻译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翻译理论,对《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用语的英译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创新点:首次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对比了两个版本的《黄帝内经》养生用语英译,拓展了《黄帝内经》译本研究新视野,为中医典籍英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局限性:第一,研究深度和广度的局限性。由于少有人做过《黄帝内经》中养生用语的专门研究,所以相关研究与参考资料严重缺乏,这势必影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但也为后来者留下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第二,研究对象遴选的局限性。本论文主要以王洪图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为依据,选取了《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用语,但是由于其中的养生用语很多,所以在分析研究的时候不能面面俱到,最终只取其部分经典养生用语进行分析。第三,理论分析研究的局限性。生态翻译理论包含译事前、译事中和译事后的全部翻译过程,本论文研究主要侧重于译事中的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过程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