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我国民营出版业编辑群体形成研究(1897-1949) 收藏
我国民营出版业编辑群体形成研究(1897-1949)

我国民营出版业编辑群体形成研究(1897-1949)

作     者:周传虎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孔令顺

授予年度:2015年

学科分类:05[文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主      题:民营出版 编辑 群体 

摘      要:随着当前我国出版业改革不断深入,在取得了转企改制纵深挺进、集团化和规模化加速发展、出版产业链日益完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等改革成就的同时,摸着石头过河的进程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出版社的两副面孔这一话题不断引起学界和业界讨论。于是,在我国出版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的同时,如何平衡好“文化理想与“商业利益的关系便愈加重要。19世纪末迄今,以商务印书馆为首的一批现代化出版社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雨路程,研究它们的诞生和发展历程,深入剖析这些老牌出版社编辑的出版理念与经验,具有重要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我国民营出版业编辑群体的诞生背景。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士大夫阶层的分化和晚清图书出版业的变革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试图探索出一条我国现代出版业从无到有的线索。第二部分论述了我国民营出版业编辑群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三个主要的社会来源,即19世纪后期的教会出版社学徒、进入20世纪之后的传统士大夫和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大学教授和青年学生。在19世纪末,我国现代出版业刚刚诞生之时,教会出版社学徒是主要来源。此后,随着传统士大夫阶层的分化不断加剧,士大夫成为我国民营出版业编辑群体的又一主力。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一批批归国留学生和国内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多,加上很多大学教授陆续进入出版社,我国民营出版业编辑群体在知识结构、职业素养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第三部分着重阐述我国民营出版业编辑群体的形成过程。从1897年商务印书馆成立开始,陆续出现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和开明书店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民营书局,到建国初期全国出版社数量已达到1000多家。伴随着民营出版社数量的增多,选择以出版为业的编辑群体也逐步壮大,他们中既有从传统社会走出来的老学究,也有刚从海外归来的留学生,但他们都选择出版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平台,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个职业化特征鲜明的民营出版业编辑群体。第四部分从五个方面发掘了20世纪上半叶我国民营出版业编辑群体给今天的出版业带来的经验借鉴,他们在商业逐利中保持文化理想、在市场竞争中遵守制度规范、在出版乱象中恪守行业自律、在多元经营中坚持出版主业、在本土市场深耕中放眼世界同业,这些经验都值得今天的出版人深入反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今天,出版业似乎又回到了1949年以前出版社面临的市场化境遇。如何在文化理想和商业利益的博弈中获得良性发展,是我们现在面临,以后也会长时间面临的一个问题。从历史中发现未来,在反思中前行,也许是一种明智之举。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