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药方式、雾滴密度与农药高效利用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顾中言
授予年度:2012年
学科分类:090403[农学-农药学(可授农学、理学学位)] 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主 题:表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 雾滴密度 覆盖率 沉积量 喷雾方式 防治效果 褐飞虱
摘 要:本文研究了48%毒死蜱乳油和25%11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添加表面活性剂前后在南京11和南粳44不同生育期叶片正反面的润湿行为及动态分析。在室内利用喷雾塔模拟施药,探究农药雾滴密度和喷雾方式与褐飞虱防治效果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田间利用机动弥雾机施药,研究喷雾方式对稻田农药空间沉积密度、沉积量以及防治稻飞虱效果的影响。主要结果为: 1.通过对南京11和南粳44两种水稻不同生育期叶面的持续研究发现:两种水稻叶片临界表面张力为30.79-32.48mN/m,各生育期间的稻叶临界表面张力依次为分蘖期扬花期灌浆期,叶片间临界表面张力为稻叶反面稻叶正面,品种间的临界表面张力为南粳44南京11。本研究分析表面活性剂NP-10添加前后,不同表面张力的48%毒死蜱乳油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药液在水稻叶面的行为特性,发现当药液的表面张力小于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同时药液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药液才能够在作物表面润湿展布。 2.分别选用实心圆锥雾和扇形雾TP6501E两种喷头,以3WP-2000型行走式喷雾塔模拟对水稻植株压顶喷雾和侧向喷雾,探究雾滴密度、喷雾方式对48%毒死蜱乳油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褐飞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48%毒死蜱乳油防治褐飞虱时,压顶喷雾当底层雾滴密度分别达到99.4个/cm2和94.9个/cm2,且药剂有效剂量分别高于68.00mg/m2和55.64mg/m2时,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达80%;侧向喷雾当底层雾滴密度分别在10.4-49.0个/cm2和12.3-55.4个/cm2范围内,且药剂有效剂量分别在41.21-82.42mg/m2和72.12-82.42mg/m2区间内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均高于80%。采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褐飞虱时,压顶喷雾当底层雾滴密度均分别达到110.5个/cm2,且药剂有效剂量分别高于10.61mg/m2和9.85mg/m2时,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达75%;侧向喷雾当底层雾滴密度分别在33.7-62.4个/cm2和14.2-56.4个/cm2,且药剂有效剂量分别在7.58-10.09mg/m2和6.32~10.09mg/区间内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均高于75%。相同有效剂量条件下,侧向喷雾的防效高于压顶喷雾。采用侧向喷雾方式时,水稻基部较易获得高密度雾滴,药剂在低有效剂量条件下即可取得预期防治效果。 3.田间使用背负式机动弥雾机喷洒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采用下倾喷雾、漂移喷雾和侧向喷雾三种方式。用水敏纸收集雾滴,通用图像处理软件分析雾滴密度和覆盖率;用载玻片收集丽春红的沉积,标准曲线法测定单位面积上吡蚜酮沉积量。结果表明:下倾喷雾和漂移喷雾,同一角度的上层雾滴密度和覆盖率中层雾滴密度和覆盖率底层雾滴密度和覆盖率;侧向喷雾,同一角度的底层雾滴密度和覆盖率中层雾滴密度和覆盖率上层雾滴密度和覆盖率。侧向喷雾底层雾滴密度显著高于下倾喷雾和漂移喷雾;下倾喷雾和侧向喷雾中层雾滴密度高于漂移喷雾。 4.下倾喷雾和漂移喷雾,同一角度的上层沉积量中层沉积量底层沉积量;侧向喷雾,同一角度的底层沉积量中层沉积量上层沉积量。侧向喷雾底层沉积量显著高于下倾喷雾和漂移喷雾;下倾喷雾和侧向喷雾中层沉积量高于漂移喷雾。随着施液量的增加,下倾喷雾和漂移喷雾每个采样点上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沉积总量增加。侧向喷雾的沉积总量,随着施液量的增加而减小。下倾喷雾不同施液量下,每个采样点上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沉积总量为13-25ug;漂移喷雾和侧向喷雾不同施液量下沉积总量为5-12ug。 5.田间施药后1天,下倾喷雾的防治效果为46.99%-56.53%,侧向喷雾防治效果为50.05%~72.77%,显著高于漂移喷雾。施药后5天,下倾喷雾的防治效果为67.48%~82.43%,侧向喷雾防治效果为67.82%~77.54%,同样显著高于漂移喷雾。说明药液防治效果与中底层雾滴密度、沉积量有关。施药后23天,防治效果均超过90%,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毗蚜酮具有强烈的内吸性和传导性,另一方面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稻飞虱迁飞,影响结果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