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J-P模型的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 收藏
基于J-P模型的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

基于J-P模型的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

作     者:胡德操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建稳;侯志强

授予年度:2013年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7[理学] 09[农学] 070104[理学-应用数学] 0901[农学-作物学] 0701[理学-数学] 

主      题:气候变化 粮食产出 J-P模型 

摘      要:在研究中国的粮食产出时一般采用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但很多研究并没有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且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模型的构造上有一定的缺陷,会假定在要素投入量增加时期望产出的风险会变大,Just和Pope的研究表明这种假定不准确。虽然气候变化会对粮食产出产生影响,但是也有研究表明粮食生产过程也会改变平均气温,生产函数中的气温变量可能是内生的,如果气温变量是内生的那么生产函数的参数回归结果可能是不一致的,借用豪斯曼检验可以确定这种内生性是否存在。 鉴于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改进的生产函数,即J-P模型来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国的粮食产出和产出风险的影响,模型中的变量不仅含有资本和劳动力等传统投入要素,还加入气候变量,即年平均气温、年总降水量和年总日照时数。按照中国各区域不同的气候类型,把中国分为南部亚热带和北部温带两个区域分别代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本文的计算,气候变化对中国南部区域的粮食生产有利,年平均气温、年总降水量和年总日照时数每增加1%,我国的粮食产出分别增加3.5%、3.1%和减少2.3‰其中年总降水量的增加会增大粮食的产出方差,即增大粮食生产的风险;但气候变化对北部区域粮食产出的影响并不显著。按照粮食品种的不同本文发现自1996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对稻谷产出有利,对小麦产出不利,对玉米产出不利。另外,通过豪斯曼检验,本文发现中国的气温变量是外生的,即中国的粮食生产过程并未对气温产生明显的影响。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以往的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产出的总体影响是有利的;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是气温上升,降水量增加,这将使气候变化的有利影响持续;由于粮食产出对气候变量的弹性小,短期内气候变化对粮食产出影响不大(2)由于南部与北部粮食作物种类不同,气候变化增加南部区域粮食产出,但对北部区域粮食产出影响不大。(3)降水量增加会增大稻谷的产出风险,年均气温升高会降低小麦和玉米产出风险,日照时数增加会降低玉米产出风险。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