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早疫病季节流行动态及病原菌侵染关键天气条件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胡同乐;曹克强
授予年度:2014年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090401[农学-植物病理学] 090402[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主 题:Aternaria solani 马铃薯早疫病 季节流行动态 关键天气条件
摘 要:马铃薯早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马铃薯种植地区几乎每年都有发生,经常造成严重损失。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生长季马铃薯早疫病发生程度进行系统调查,对空气中病原菌分生孢子进行捕捉,结合人工接种和气象数据分析,明确马铃薯早疫病季节流行动态和病原菌大量侵染的关键天气条件。所得主要结果如下: 1.马铃薯早疫病的季节流行曲线呈“S型,病叶率与病情指数呈线性相关关系。在河北省围场县马铃薯早疫病在6月中下旬到7月初开始发生,7月中下旬到8月初是马铃薯早疫病病情“由轻转重的关键时期。三个不同熟性的供试品种上病斑均首先出现在底部叶片且时间相同;然后才出现在中部和上部叶片,但三个品种上病斑出现的时间不同。总体来看,早熟品种发病重,中熟和晚熟品种较轻。 2.河北省围场县马铃薯早疫病首例病斑出现所需7.2℃以上有效积温(从播种当日开始算起)的范围为386.633.6℃;张北县为585.711.2℃。因此用这种方法可以用来预测早疫病的发生,不同地区需要通过田间调查建立合适的阈值。 3.在马铃薯早疫病发生较重的年份,整个生长季可通过田间马铃薯冠层空气中Aternaria solani(Ell.&G. Martin)分生孢子的数量估计病情;而在病害较轻的年份,这种估计的准确性在生长季前期较好,在后期较差;天气条件对马铃薯冠层空气中A. solani分生孢子数量的影响明显,通常降雨2d后空气中孢子的数量会有一个高峰,日平均气温(地上2m)低于18℃的条件下,空气中孢子数量会显著减少;马铃薯冠层空气中距离土表5cm处的A. solani分生孢子数量显著高于35cm和65cm处,而35cm与65cm高度处的孢子数量无显著差异。 4.田间马铃薯早疫病菌大量侵染的关键性天气条件为:24h内至少有连续21h的大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且期间平均气温(地面2m)在17.5℃以上、降雨量在1.4m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