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 收藏
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

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

作     者:张冠澜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陈淑祥

授予年度:2012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1203[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主      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流通模式 动因 

摘      要:近年来,我国农产品零售价格普遍上涨幅度较大,成为推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而与此同时,农户的收入增长速度普遍不及农产品价格上涨速度,甚至在某些地区农产品喜获丰收的情况下“菜贵伤民与“菜贱伤农同时发生,因此更多的目光开始从农产品生产领域转移到农产品流通领域。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流通基本循着以众多中间商与各级批发市场为核心的传统模式运行,传统模式下,流通效率较低,农户通常处于价格接受者的地位,承担较高的市场价格风险。世界上,很多农业较发达的国家,农户往往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售卖农产品,虽然具体的环节有差异,但以合作组织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模式通常能给组织内会员带来较高的收益,同时在流通效率上保持较高的水平。我国从2007年7月1日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广大农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很多合作组织都做出了自己的尝试,形成了一些全新的流通模式,但总体上,农产品的流通仍以传统模式为主,甚至有些尝试过基于专业合作组织流通模式的地区在一段时间后转而回到传统流通模式中来,为何产生这一现象,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本文中,基于合作组织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有哪些具体形式,不同模式的利弊,以及不同模式选择的动因都是研究的重点。 本文首先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第3章,本文对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传统模式的弊端及其成因。随后在第4章对三种基于专业合作组织的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了SWOT分析并列举了相关案例。在对不同流通模式本身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市场结构、合作组织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博弈、交易费用三个角度,对农产品流通主体选择不同流通模式的动因进行了分析。第6章,本文介绍并借鉴了日本、法国、美国基于合作组织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相关经验,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建设更合理高效的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三个方面杜绝“搭便车行为,加强专业合作组织自身建设,适当合作组织扩大规模。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