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海关系的辽宁沿海城市生态安全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耕
授予年度:2016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7[理学] 08[工学] 0713[理学-生态学]
摘 要:随着生态环境的全球性变化,生态安全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生态脆弱的海岸带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密度较大,人海关系矛盾日益尖锐。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再次振兴,辽宁沿海城市人类活动频繁,生态安全凸显重要。目前各国学者对海岸带地区生态安全的研究还不够成熟,评价机理与评价模型尚需完善,因此对海岸带地区生态安全的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借鉴了国内外人海关系和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人海关系的指标体系,对辽宁沿海城市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评价,并对生态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辽宁沿海地区和谐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选取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所辖的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六市为研究区域,以2001年至2014年相关指标因素为数据源,基于人海关系建立包括人口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社会经济指标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指数法计算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划分生态安全等级,对2001年至2014年的研究区生态安全情况进行了时空的评价分析,并运用STIRPAT模型基于人海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2001年至2014年的14年间,研究区内的六个城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波动较大,较不稳定,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状态,并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2)从空间上看,研究区内的各市生态安全程度差异比较大。大连市生态安全状态较好;盘锦市、葫芦岛市的生态安全水平较一般;丹东市、锦州市和营口市生态安全状态较差。(3)从STIRPAT模型结果看,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相关因素(人口数量、富裕程度和技术)中人口数量是环境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技术其次,富裕程度影响最低。通过系数特征分析可知,人口数量和人均GDP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消极的,而技术因素则是积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