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黔西南二叠系龙潭组含金建造的初步研究 收藏
黔西南二叠系龙潭组含金建造的初步研究

黔西南二叠系龙潭组含金建造的初步研究

作     者:黄建国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竹如;朱立军

授予年度:2007年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主      题:黔西南金矿 龙潭组 含金建造 峨眉山玄武岩 水银洞金矿 

摘      要:近20年,黔西南地区陆续发现一系列产于沉积岩中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点),尤其是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中的金矿床,其发现新矿床的频率较高,其中若干矿床颇具规模,且矿石品位高,具重要的经济价值。选择受控于二叠系龙潭组地层中的超大型矿床1个及大型、中型、小型矿床各2~4个,以及分布于研究区中的煤矿井一个,系统对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地层以及上覆长兴组和下伏的茅口组地层系统采样,进行(1)岩石、矿石光、薄片系统鉴定。(2)岩石及矿石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系统研究及讨论。 本文共分八个章节,重点对龙潭组主要金矿床的特征、岩石学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条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含金建造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找矿远景区及找矿靶区。 主要取得以下成果: (1)北东向师宗——弥勒断裂带,北西向紫云——垭都断裂带及北东东向开远——平塘断裂带交叉限制的三角形地块是滇黔桂金三角区,黔西南是此区域中心,产出两个超大型金矿床及若干大——中——小型金矿床。以上金矿均为产于沉积岩中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为中国重要的金成矿区之一。 (2)一系列深断裂进一步将金成矿区划分为不同的构造分区,各个构造分区内控制的金矿床有一定的差异: ①Ⅰ——册亨隆林构造分区,以丫他、板其等金矿床为代表;②Ⅱ——白层江龙场构造分区,若干小型金矿床产于吴家坪组海相含煤岩系中,以烂泥沟、坡稿、那郎、塘新寨等金矿为代表;③Ⅲ——兴仁安龙构造分区,矿床主要产于海陆交互相龙潭组含煤岩系中,以原生矿为主,矿化稳定,可形成高品位大规模矿床,以水银洞、紫木凼、戈塘等金矿为代表;④Ⅳ——普安晴隆构造分区,矿床主要产于硅质岩、玄武质凝灰岩、沉凝灰岩中,以氧化矿为主,原生矿品位较低,部分金矿床产于龙潭组凝灰质生物碎屑灰岩中,以大厂锑矿、泥堡、老万场、砂锅厂、雄武等金矿为代表。 兴仁安龙构造分区(Ⅲ)及普安晴隆构造分区(Ⅳ)的金矿主要赋存于中二叠统茅口组之上及上二叠统长兴组之下的龙潭组地层中。 (3)龙潭组是重要的容矿地层之一,控制了区内80%以上金矿床(点)的产出,探明金储量占黔西南地区金矿资源储量的50%以上。无论超大型、大型或中小型金矿床,其金矿体多成群出现,绝大多数矿体与围岩整合产出,形态有层状、似层状,或夹于地层中顺层的透镜状、豆荚状等。有相同或相近的成矿元素组合、围岩蚀变,可视为成因相同的一类矿床。 (4)海陆交互相的龙潭组,其沉积类型多样。沉积环境从西到东为泻湖——潮坪相(泥堡金矿典型沉积环境)——碎屑泥质潮下相(老万场金矿典型沉积环境)——局限碳酸盐台地相(水银洞金矿典型沉积环境)——台地边缘生物礁相(坡稿金矿典型沉积环境)。 (5)龙潭组中Au含量在5~1000×10,平均值X=145×10,显示出其丰度高,变异系数X/σ=1.322,变异系数大,反映为一含金建造,并有提供成矿物质的可能。 (6)稀土元素分析结果反映龙潭组各类岩石物质来源相同,与玄武岩关系密切。金矿石与沉积岩石、玄武岩无明显区别,其龙潭组沉积物质来源与其玄武岩关系密切。 (7)龙潭组中Sc丰度在13.00~32.6×10:TiO在2~3.58%。这些数据表明区内龙潭期沉积有大量玄武质加入。 (8)Th/U、Sr/Ba比值反映了龙潭期沉积时海水进退频繁,推测当时地壳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这与区域研究中龙潭期峨眉山玄武岩达24次以上喷发的活动密切相关。 (9)绝大多数矿床硫同位素反映沉积特征,同时水银洞金矿石与围岩的硫同位素近于一致,其金矿床形成与围岩关系密切。 (10)水银洞金矿岩矿石中NaO含量普遍低,而KO高,KO/NaO在1.14~56.45之间,反映岩石中主要物源来自大陆风化产物。 (11)龙潭组含煤地层为一套特殊的煤金建造,它直接控制了黔西南地区“水银洞类型金矿形成,同时该建造的形成离不开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作用,更与其分异的碱钙性玄武岩分布区有直接关系。 (12)普安——晴隆——兴仁——贞丰区域是“水银洞类型金矿的找矿远景区,区内龙潭组地层分布地段中的背斜轴或逆冲断层下盘是找矿靶区,初步圈定金矿预测区10个。分别为:碧痕区、箐口区、地瓜区、青山区、楼下区、海子区、独脚区、白碗窑区、者相区和水塘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