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与脊柱形态特征和活动能力的相关研究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义凯
授予年度:2012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摘 要:目的: 随着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例不断增长,增龄引起的骨骼退化性疾病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骨质疏松最严重并发症是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特别是脊柱和髋部的骨折,不但造成患者身心严重伤害、生活质量降低,同时由于其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对其家庭和社会也是一种极大的负担。现如今对于骨质疏松,尚无根本治愈的方法,大多只能延缓病程的发展。因此,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测和风险因素的评估、怎样预防骨折的发生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内容。临床上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大多是在不良外力诱因下引起的跌倒而发生的,因此,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不但需要运用抗骨质疏松性药物来延缓骨质疏松的发展,还需避免和减少外力诱因下跌倒的机会,从而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避免和减少跌倒的发生已成为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与脊柱形态特征和活动能力的关系,评估脊柱曲度和脊柱活动能力在防止老年人外力诱因下跌倒的作用;同时探讨脊柱整体平衡能力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影响。为临床上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提供依据。 方法: 一、应用双能X线(DEXA)测量107位老年人股骨颈骨密度(BMD)并对他们进行骨折风险因素问卷调查并收集数据,联合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骨折风险测评工具(FRAX)对老年人进行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计算出每个人10年内髋部骨折的概率和10内主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脊柱、髋部、前臂或肩部骨折)概率。 二、采用Spinalmouse测量老年人直立位、前屈位、后仰位和负重位的脊柱椎间夹角、脊柱曲度和躯干倾斜角,并分析骨折风险概率与脊柱椎间夹角、脊柱曲度、躯干倾斜角的相关性。 结果: 一、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与直立位的胸(T)7/8夹角、胸椎曲度、腰椎曲度和躯干倾斜角成正相关(P0.05)。 二、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与直立位到前屈位的胸椎曲度变化成负相关(P0.05),与直立位到前屈位的腰椎曲度变化无显著相关;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与直立位到后仰位的胸椎曲度变化和腰椎曲度变化无显著相关。 三、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与负重位的胸椎曲度变化和躯干倾斜角变化成正相关(P0.05),而与腰椎曲度变化无显著相关。 结论: 一、老年人的脊柱形态特征和脊柱活动能力能够反映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脊柱的平衡能力可以作为独立的因素来评估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二、临床上可以通过治疗和锻炼的方法恢复脊柱正常的生理曲度和活动能力,同时加强背部肌群的锻炼,从而避免和减少了在外力诱因下跌倒的机会,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