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家用净水设备细菌污染及与水接触材料对微生物生长影响的研究 收藏
家用净水设备细菌污染及与水接触材料对微生物生长影响的研究

家用净水设备细菌污染及与水接触材料对微生物生长影响的研究

作     者:王达伟 

作者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陈西平;李霞;孙宗科

授予年度:2017年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402[医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10[医学] 

主      题:净水设备 细菌污染 材料研究 

摘      要: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水平的进步,饮用水设施也在逐步更新换代,卫生状况较之前有较大的改善,但饮用水污染事故仍有频繁报道。调查显示2013年净水器销量增速达20%,净水器的卫生学安全性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文献报道,某地净水器的调查中只有28.6%经净水器净化后出水中菌落总数低于同一住处自来水中的菌落水平,有53.6%经净水器净化后出水中菌落总数超过我国饮用水标准(100CFU/mL)。同时家用净水设备原材料的质量对净水设备出水质量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国内饮用水处理装置检测根据标准《卫生部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检验》。该标准中的内容包括安全性实验和功能性实验两个过程。微生物学评价指标有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三个指标。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外就有文献对净水设备二次污染进行报道,发现只有36%的净水设备出水微生物浓度低于同一住处自来水的微生物浓度。根据原理,我国家用净水设备应能有效去除自来水中的细菌,但是对家庭安装和使用一段时间后,净水设备出水微生物污染及变化规律尚不清楚,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步研究。研究目的:了解家用净水设备的微生物污染状况,确定经净水设备处理后的出水中细菌的种属,为了解细菌污染的来源对部分净水材料进行微生物生长实验以判断净水材料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为有效控制污染及合理制定标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提供依据。研究内容与方法:1.净水设备微生物污染调查及菌种分析:依据标准对送检的305台净水设备样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测,了解产品的合格率,并对菌落总数超标样品中的菌种进鉴定分析。2.家用净水设备细菌污染状况调查研究:深入天津地区52户家用净水设备使用用户,了解每台净水设备的使用情况,分析可能造成出水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采集未经净水设备过滤的自来水及净水设备过滤后水样104份,进行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及大肠埃希氏菌检测实验,并鉴定细菌菌种。3.与水接触非金属材料对微生物生长作用的研究:采集净水设备常用材料包括与水接触活性炭材料15份、储水材料10份、输水材料10份、滤水材料5份。参照英国标准《与水接触的非金属材料对水质的影响》BS 6920:2.4-2000进行非金属材料微生物生长试验。研究结果:1.对送检的家用净水设备305台检测结果表明:总体性能试验不合格率为8.9%,浸泡实验不合格率为2.3%。净水设备出水共鉴定出细菌20种,出水中鉴定出致病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及人苍白杆菌、克氏库克菌、溶血性葡萄球菌等条件致病菌。2.通过现场调查天津市家用净水设备使用用户52户。结果发现自来水中均未检出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及大肠埃希氏菌。而32(61.5%)台净水设备出水中检测出菌落总数,有15(28.8%)台净水设备出水中菌落总数超过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限值100CFU/mL;其中1台净水设备出水检出总大肠菌群,占全部用户的1.9%;净水设备出水中大肠埃希氏菌均未检出。其中活性炭净水设备出水的超标率为21.7%,超滤结构净水设备出水的超标率为50%,反渗透净水设备出水的超标率为18.8%。设备出水中检测出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致病菌。同时过滤水中也检测出玫瑰色库克菌、产酸克雷伯菌、产吲哚金黄杆菌等条件致病菌。对用户净水设备使用调查,结果表明:活性炭滤芯使用时间过长可能与家用净水设备出水菌落总数超标有关。3.通过收集净水设备材料根据英国标准《与水接触的非金属材料对水质的影响》BS 6920-2.4:2000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份颗粒活性炭材料对细菌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他材料对细菌生长没有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家用净水设备污染情况严重且细菌污染种类繁多,其中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三种致病菌及多种条件致病菌。家用净水设备细菌污染存在着引发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应加强检测。与水接触的非金属材料中颗粒活性炭材料对细菌生长有促进作用,使用颗粒活性炭时应加强对饮水的消毒,控制微生物污染。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