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rora A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研究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赵小昆
授予年度:2009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Aurora A 膀胱癌 非肌层浸润性 肌层浸润性 免疫组化
摘 要:【背景与目的】 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位居全身肿瘤的第八位,女性排在第十二位以后,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国家。2002年我国膀胱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男性为3.8/10万,女性为1.4/10万。目前膀胱癌治疗主要通过手术和术后腔内化疗,但治疗后易复发,因此膀胱癌面临的问题是早期诊断、复发和如何治疗。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发生机制研究的深入,人们已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影响细胞分裂的中心体上。因此中心体相关蛋白的研究是继细胞周期、信号传导和细胞凋亡之后的又一个研究热点。 Aurora蛋白激酶家族,在细胞的有丝分裂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分为3种即Aurora A、Aurora B、Aurora C。其中Aurora A定位于中心体和纺锤体,主要参与中心体的复制、成熟、分离和纺锤体形成。目前,Aurora A基因已被证实是一种新的癌基因,它可引起中心体扩增,染色体不稳定,非整倍体形成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本试验的目的在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Aurora A基因在正常膀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病理分型、分化程度、临床进展的关系,以探索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为膀胱癌分子病理诊断、临床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案选择奠定理论基础。 【材料与方法】 收集2007年12月-2008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标本40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以20例无瘤膀胱组织作为对照组,标本来源于供者,亦经病理证实为无瘤膀胱组织。40例患者中男35例,女5例,年龄19-85岁,平均59岁。肿瘤病理分级按世界卫生组织WHO/ISUP(1998)分级标准,Ⅰ级12例,Ⅱ级23例,Ⅲ级5例。临床分期按国际抗癌协(UICC)TNM标准:Ta-T1期(浅表型)20例,T2-T4期(浸润型)20例。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Aurora A基因在正常膀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肌层浸润性膀胱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 A的表达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收集了20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和40例膀胱癌组织的临床病理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个标本中Aurora-A的表达。在40例膀胱癌组织病理标本中,+和++着色标本共计26例,占72.5%。在正常的膀胱组织标本中仅有1例出现+着色,其余均为-和±。经卡方检验膀胱癌组织与正常膀胱组织之间Aurora A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 *** A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的关系:在2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和±着色标本为10例,+和++着色标本10例;而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和±着色标本为4例,+和++着色标本16例。两者之间经卡方检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之间Aurora A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第一组Ⅰ级膀胱癌组织中-和±着色标本为9例,+和++着色标本3例;第二组在Ⅱ级膀胱癌组织中-和±着色标本为5例,+和++着色标本18例;而第三组在Ⅲ级膀胱癌组织中-和±着色标本为0例,+和++着色标本5例。经卡方检验三组膀胱癌组织之间Aurora-A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第一组与第二组之间,第一组与第三组之间Aurora-A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第二组与第三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 A在膀胱癌组织中与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可见膀胱癌的发生可能与Aurora A的增殖有密切关系。 *** A在膀胱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并且其表达与膀胱癌的分化程度和浸润程度相关,有可能作为评价膀胱癌预后的一个候选分子指标。 *** A的过表达可能是膀胱癌恶性增殖的一个重要机制,并可能成为治疗膀胱癌的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