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东北虎林园猫科动物体内寄生虫感染调查与研究 收藏
东北虎林园猫科动物体内寄生虫感染调查与研究

东北虎林园猫科动物体内寄生虫感染调查与研究

作     者:刘建丽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华育平

授予年度:2007年

学科分类:090603[农学-临床兽医学] 09[农学] 0906[农学-兽医学] 

主      题:体内寄生虫 感染调查 等孢球虫 蛔虫 猫科动物 

摘      要: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食物的匮乏,野生东北虎等多种猫科动物处于濒危的境地。随着人工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东北虎、狮、豹等猫科动物种群数量在慢慢扩大。但各种动物疾病也随之成为人工养殖猫科动物的一个重要问题。体内寄生虫更由于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都很高,长期以来对猫科动物造成严重危害。针对这一情况,作者对东北虎林园多种猫科动物的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 2006年1月18日和7月25日两次分别对从哈尔滨东北虎林园采集的65份和84份多种猫科动物的粪样进行漂浮检查,结果粪样中存在三种虫卵,分别为猫弓首蛔虫(Toxocara cati)卵、狮弓蛔虫(Toxascaris leonine)卵和一种等孢属(Isospora)球虫卵。且蛔虫和等孢属球虫感染率分别为,第一次:蛔虫感染率为50.77%(33/65);等孢球虫感染率为56.92%(37/65);第二次:蛔虫感染率为53.71%(45/84);等孢球虫感染率为8.33%(7/84)。等孢球虫感染率1月份明显高于7月份,而蛔虫感染率1月份和7月份无显著差异。幼龄动物与成年动物蛔虫的感染率比较,1月份无显著差异,但7月份幼龄动物明显高于成年动物,分别为100%和50.63%。对十份蛔虫感染率高的粪样进行观察计数,结果表明,蛔虫感染中以狮弓蛔虫和猫弓首蛔虫混合感染居多,且平均感染强度狮弓蛔虫(18.3±20.9)高于猫弓首蛔虫)(6.3±7.97)。另外,肠解剖发现狮弓蛔虫和猫弓首蛔虫两种虫体。 分别设计合成了针对等孢属球虫和弓形虫18S rDNA序列的特异性PCR引物,提取粪便样品DNA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在含有球虫的粪便样品中均获得了等孢属球虫18S rDNA阳性扩增产物,而弓形虫18S rDNA扩增结果全部为阴性。 应用DNAStar软件,将扩增的长为1777bp的序列与Genbank中发表的17种球虫的相应的18S 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序列分析显示东北虎源球虫与其它17种球虫相应序列同源性为70.0%~99.7%之间,其中与等孢球虫的同源性为94.3%~99.7%,与弓形虫的同源性为95.2%,并单独聚为一类,有可能为一新种。综合对东北虎源球虫形态学观察、PCR反应结果、18S rDNA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确定东北虎源球虫为等孢属球虫。本次调查在国内首次发现虎、狮、豹、猞猁等猫科动物可以感染等孢球虫。 通过对东北虎源等孢球虫18S rDNA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该等孢属球虫同肉孢子属球虫及其它等孢属球虫单独聚为一类,与肉孢子属球虫的亲缘关系要比与艾美尔属球虫的亲缘关系更近。这一结果对“将等孢属球虫归到肉孢子科中,而不是艾美尔科提法给予了进一步的认同和支持。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