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死亡视域中的张爱玲和新感觉派 收藏
死亡视域中的张爱玲和新感觉派

死亡视域中的张爱玲和新感觉派

作     者:冯爱琳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雷锐

授予年度:2001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6[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主      题:死亡 时间 生命存在 恐惧 焦虑 

摘      要:本文试图从“死亡这一整体视角重新观照和阐释张爱玲和新感觉派的小说创作,挖掘“死亡在其作品中的表现及由此带来的现代主义的探索,并以此为个案,探讨现代中国人对“死亡认识的现代性呈递。这不仅为张爱玲和新感觉派的研究注入新的生机,也为我们客观、公正地评价二者在文学史中的地位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照点。 死亡意识和时间意识密不可分,本论文论证的逻辑起点便是对二者作品中时间形式的探讨,并由此发掘出时间焦虑的心理动因是主体对死亡的难以遏制的恐惧。张爱玲的时间策略是以心理时间操纵现实时间,以“过去对抗“现在,在“过去的时间场上找寻出一片澄明之境;新感觉派则将时间处理为三种方式:散化、静化、虚化,在独特的时空构架中,凸现死亡重压下情感的反抗和挣扎。 都市作为他们创作活动和生存的场所,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他们对这一经殖民地文化浸淫的特殊的“生死场怀有一种既陌生又熟悉、既异己又亲和的矛盾态度,由此构成了独特的文化审美心态。他们以一个敏感的都市之子的身份传达现代都市情绪,使现代都市生存蒙上了死亡的阴影。 在体验死亡恐惧、生命悲怆的同时,他们试图以自己的创作来否定死亡、抗拒死亡,甚至超越死亡。在作品中,出现了大量对性爱与死亡间关系的描述,把“性作为对死亡恐惧的一种移情。与此同时,他们遭遇了战争文化语境下个体存在深重的精神危机。他们将自己从五四时代的宏大叙事中解放出来,重新发掘日常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以对日常生活的沉湎来消解死亡焦虑,将死亡意识隐匿于琐屑的日常生活中。 与死亡意识相佐的是作品中现代主义文学手法的运用。他们对意象的择取,对形式感的重视,体现出异于传统文化氛围的现代主义情绪。张爱玲的作品在传统的外衣下包含着现代主义的内核,她创设“苍凉的意蕴,“意象化的审美空间,显示出现代主义的创新的勇气。 新感觉派作品在奔突跳跃的语言节奏中蕴含一种内在的张力,实现了对传统艺术感觉的一次 大叛逃,给读者带来陌生化的审美体验。这一“有意味的形式因其体验的不足而限于对异 域文化刻意模仿的层面,因而显得肤浅而浮泛,不能形成一种统一的、完整的人生观念和审 美精神。相比较而言,张爱玲对“时代的梦魔的揭示,对生存/死亡价值的探询则显得更为 深刻。 作为特殊的“历史中间物,张爱玲和新感觉派对死亡的认识既有对中国传统死亡观的历 时性传承,又有西方死亡哲学包括存在主义哲学的共时性影响。他们对死亡的认识突破了“乐 主恶死的儒家死亡观,然而由子思想和体验的局限性,又无力对其进行形而上的哲学思考。 相比较而言,新感觉派作家对死亡的认识尚流于肤浅和感性,而张爱玲则进入了更为理性、 自觉的层面。实际上,由于作家本人对死亡问题的暧昧立场,二者不由自主地陷入了认识论 上的怪圈:既有与生俱来的畏死情绪;因而躲避死亡、隐匿或消释死亡,又不断地想超越死 亡,以生存的放纵和荒谬来蔑视死亡。因而在作品中,因死亡而引发的冲突比比皆是,这构 成了作品独特的恁力。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