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毒散和广州蛇根草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宋启示
授予年度:2006年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主 题:拔毒散 化学成分 甾醇化合物 广州蛇根草 喜树碱 喜果苷
摘 要:本篇论文由两章组成。第一章首先论述了拔毒散(Sida szechuensis)中的化学成分,特别是甾醇类化学成分的研究,并对实验中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抗菌试验。在实验中从拔毒散样品中共得到单体化合物11个,其中主要为甾醇类化合物8个,生物碱1个,黄酮类化合物1个,单萜1个。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广州蛇根草化学成分研究。在实验中共得到单体化合物3个,均为首次在此种植物中发现。另外对广州蛇根草的各部分萃取物及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抗菌实验。 第一章拔毒散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拔毒散为锦葵科(Malvaceae)黄花稔属植物,直立小灌木,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功效,可以治疗跌打损伤、肠炎、痢疾等。为了寻找拔毒散中的药用活性成分,我们研究了它的化学成分。该植物的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波谱分析确定它们主要为甾醇类化合物。其中(1)为新的甾醇类化合物,命名为2β,3β,14α,20R,21,22R,24-heptahydroxycholest-7en-6-one,(2)为一种新的甾体皂甙,命名为3-O-β-D-glucopyranoside-α-ecdysone;另外得到已知的化合物有:6种甾醇化合物,单萜1个,黄酮类化合物1个,生物碱1个。由化学成分实验可以得出甾醇类化合物是拔毒散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此外该植物中尚含有少量的生物碱和黄酮等化合物。另外还对拔毒散初提物、各部分萃取物和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八种细菌及真菌的抗菌实验。实验从抑菌方面证实,拔毒散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拔毒散总初提物、水部分、石油醚部分具有较弱的抑菌活性,从而说明拔毒散初提物经过不同溶剂萃取之后抗菌活性成分富集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 化合物1、2、6(水龙骨素B)、8(β-谷甾醇)具有不同的抑菌活性,而此四种化合物皆为甾醇类化合物,且均由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说明甾醇类化合物是乙酸乙酯萃取物中主要的抑菌活性成分,从而表明拔毒散样品中主要的抗菌活性成分是甾醇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