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传播视野下的城市文本研究
A study in Urban Text under Urban Communication View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肖建春;陈卓
授予年度:2013年
学科分类:050302[文学-传播学] 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5[文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主 题:城市传播 城市文本 城市特殊文本 传播模式 城市建设
摘 要: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上所取得的众多辉煌成就,绝大部分都与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而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有许多亟待考察和解决的问题。中国当下开展的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以及由新媒体为代表所引发的传播革命,致使城市与传播的议题十分凸显。从历史上看,城市与传播本就互为关系。一方面,城市是媒介,它构筑了人们传播、交往和沟通的平台;一方面,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诞生,由大众媒介等构建的虚拟环境以更加凸显地方式再现着实体城市;一方面,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媒介手段的不断演变,我们所身处的城市空间已经由传统的二元空间转变为第三空间,在第三空间里,大众媒介和城市空间已经高度融合,难以割舍,它们共同筑造了城市传播的整体,使得现代城市的体验趋向于各种形式相互融合的传播。时至今日,城市与传播的议题极大的激发了人文社科学者的研究兴趣,而在这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即城市文本的研究。 城市文本,作为城市传播中信息和意义的重要载体,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文本就是城市。这是由于从传播学的视野来看,“城市是一幅染色体图,文本意义连绵不绝。无论是城市空间性文本,如城市中的建筑、街区和城市生态系统等;还是城市阅读性载具文本,如城市大众媒介文本、城市的影视资料、城市中的广告;又或是文本提出的城市特殊文本,即一种超越了文本的传统二元属性(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的全新文本形态,都是我们研究城市,研究城市传播,研究城市文化不可缺少的素材和样本。 以往,对于城市文本的研究,其落脚点多在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领域内,传播学所研究的城市文本类型则多为城市阅读性载具文本,如:报纸、电视、广告、互联网、微博等大众媒介文本或新媒体文本。而本文的研究,则是从城市传播这一视野出发,参考城市社会学和新兴的城市传播理论,从而对城市文本的不同类型分别进行了考察和探讨,并结合了学术上较为前沿的一些理论,如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全球化理论,同时参考了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大胆地对城市文本的类型进行了一种全新的划分,即添加了一种新的文本类型:城市特殊文本。 为了说明城市特殊文本的属性,及其信息传播的方式,本文还试图建立了一个城市特殊文本传播的模式图,并通过举例,利用首都博物馆、成都东郊记忆这两个城市文本做出进一步的考察和研究。同时还采用了问卷调查、内容分析等定量研究的方法,去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城市特殊文本属性的成都东郊记忆的信息传播效果,最后通过分析、总结,以来为这一类文本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看法和意见。 最后,本文从城市传播的视野出发,再度探讨城市与城市文本的关系。因为,城市文本的发展与当下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无论是旧城改造问题,还是城市形象塑造,又或是城市文化的传递,都需要依靠、借助、利用城市文本才能实现。本文一方面就城市文本更新与城市的兴衰、城市文本的类型化与城市意识形态表达这两个方面做出进一步思考,另一方面本文还特别提出了如何进行城市文本更新的策略,以从实际的、具体的城市传播的活动内容出发,为城市传播的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