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BA诱发小鼠胰腺癌模型的建立及榄香烯乳对鼠胰腺癌细胞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忠裕
授予年度:2005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胰腺癌 DMBA 动物模型 癌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榄香烯乳 细胞增殖 MTT 法
摘 要:胰腺癌是消化系统的一种恶性程度高、发展快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1]。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以及对放、化疗不敏感性,故胰腺癌的预后也极差。胰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至出现明显症状时,多已进入晚期,失去了根治机会,多在确诊 1 年后死亡,5 年生存率不足 1%[2],中位生存期不足 6 个月[3]。即使是成功地实施了手术的病人由于术后易转移,5 年生存率仅接近 3~5%[4]。为了研究胰腺癌的生物学特性,探讨其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措施,建立动物模型是非常必要的。目前研究结果[1,5,6]表明,人体的胰腺恶性肿瘤标本中,P53 基因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这说明 P53 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用相对简单的方法建立一种胰腺癌的模型,而该模型的基因突变类型又符合于人体胰腺癌,它将为人体胰腺癌发病机理和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研究奠定基础。 目的:建立二甲基苯蒽(7,12-dimethylbenz[alpha]anthracene,DMBA)诱发小鼠胰腺癌模型并观察 P53 基因的表达;用 MTT 法测定榄香烯乳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胰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方法:于 C57BL/6 小鼠胰体尾部以 1ml 注射器注射(深 2mm)置入二甲基苯蒽(DMBA)混悬液(10mg/100g 体重),在普通环境中饲养小鼠;采用 SP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P53 基因的表达情况;用MTT 法,分别以不同的榄香烯乳浓度来观察其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胰腺 癌的抑制作用。 结果:3~5 个月内小鼠胰腺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为 30%(12/40),其中 3 只为胰腺导管上皮腺癌,镜下细胞呈腺管样分布,腺腔大小不一,核异型明显,并可见癌细胞巢;9 只小鼠形成胰腺纤维肉瘤,胰腺结构完全消失,被弥漫分布的纤维肉瘤细胞取代。 P53 主要在胞核中表达,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80%(10/12)。不同浓度的榄香烯乳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并有时间和浓度的依赖性;榄香烯乳在 20mg/l、40mg/l 和 60mg/l 对小鼠胰腺癌细胞的 24 小时抑制率分别为 12.80%、42.21%和 66.44%,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同一用药浓度的抑制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结论:采用较大剂量的 DMBA 直接置入胰腺实质内,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较高发生率的小鼠胰腺癌模型;采用上述方法建立的小鼠胰腺癌模型具有较高的 P53 阳性表达率,这与人胰腺癌基因突变类型相一致;P53 基因突变在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榄香烯乳能够抑制体外培养的小鼠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并有时间-浓度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