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时期青岛慈善救济事业研究(1922-1929)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蔡勤禹
授予年度:2011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120401[管理学-行政管理]
摘 要:北洋政府时期的青岛慈善救济事业是近代青岛慈善史一个特殊阶段。这一时期的慈善救济事业研究“还是一片刚刚开辟有待于深耕扩垦的荒地。因为在整个慈善史研究中,学者对民国时期慈善事业的关注一直远远落后于明清时期。本文试图对1922-1929年期间青岛慈善救济事业的生存状况、时代背景及其社会功能做一个系统的研究。在广泛搜集已有资料的前提下,从微观着手,以1922年至1929年的青岛为中心,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青岛社会慈善团体的构成,慈善团体内部的管理、奖惩和监督机制、资金来源和分配、慈善救济活动等要素进行严格考察。 文章除前言外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青岛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背景。主要叙述经过德国侵占时期、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后,到青岛的回归,北洋政府开始其统治,青岛经济的发展状况、人员的构成、大量移民的出现、慈善事业的兴起等等问题构成了这一时期青岛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背景。 第二部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官方的慈善救济事业。我国的慈善事业历史悠久,各朝各代的统治者都采取过一系列的慈善救助措施,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青岛也不例外。本章详细叙述了胶澳当局创办的救济机构的组织结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及其救济内容等,并且根据在档案馆中查到的具体事件,来分析当时这些官办救济机构实施的救济在这一时段慈善事业中的作用。除此之外,本章还具体叙述了官办救济机构以外的官方救济事业,包括为了应对当时天灾人祸和重大灾害的发生,胶澳当局相应成立的临时性救济机构及日常生活中对灾民、贫民的救济。 第三部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民间慈善团体组织的社会救济事业。青岛城市的慈善事业是从个人和家族的善举开始的,在此基础上,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以慈善组织为主经营的慈善事业有了较大、较快的发展,慈善救济理念和救济方式都有很大的改变。本章重点叙述这一时期各民间慈善团体组织内部运作及其在这一时期青岛慈善事业和社会救济中的作用。 第四部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青岛慈善救济事业的特征。青岛自1898年开埠以来,仅用很短的时间从一个人们并不熟知的、封闭的小渔村发展成为国内外都较有影响力的贸易口岸。青岛回归,为青岛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机遇,也使青岛的慈善事业开始走向兴盛。而且,这一时期的慈善救济事业表现出其突出的时代特征,如官办慈善救济事业复兴,慈善救济区域扩大化,慈善资源广泛化,等等。 第五部分,北洋政府时期青岛慈善救济的社会功能。主要论述北洋政府时期,青岛的慈善救济发挥了养育功能、教化功能和社会控制功能,也为今天慈善事业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