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贵州贵阳中三叠统青岩化石库的埋藏环境研究 收藏
贵州贵阳中三叠统青岩化石库的埋藏环境研究

贵州贵阳中三叠统青岩化石库的埋藏环境研究

作     者:宁秋实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喻美艺

授予年度:2016年

学科分类:070903[理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主      题:青岩化石库 埋藏环境 三叠系 新苑组 贵州 

摘      要:“青岩化石库前人称之为“青岩生物群,是我国最早命名的古生物群,产于贵州省贵阳市青岩镇附近,赋存于中三叠统安尼阶新苑组中。“青岩化石库是研究古生代末生物大灭绝事件之后生物复苏及生物辐射的重要化石宝库,因此,进一步开展“青岩化石库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沉积学、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探讨了青岩化石库的埋藏环境。通过对青岩化石库赋存层位(营上坡段、雷打坡段)地层结构和碳酸盐岩微相研究,认为化石库埋藏环境为碳酸盐岩台缘斜坡-硅质碎屑岩盆地边缘,其中下部(营上坡段)为台缘斜坡环境,上部(雷打坡段)为盆地边缘。通过对生物生活环境分析,各类生物生活环境十分广泛,从滨岸-广海陆棚,但以台地边缘和台地内部生活环境为主。结合埋葬特征分析和碳酸盐岩微相研究,化石库中生物化石为原地和异地两种埋藏方式,以异地埋藏为主。异地埋藏化石主要是通过重力流方式从碳酸盐岩台地上搬运而来,上部(雷打坡段)以颗粒流和液化流搬运为主,下部(营上坡段)以碎屑流搬运为主。通过对营上坡段和雷打坡段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研究,营上坡段沉积时期是海平面上升期,还原性增强,具有海洋生产力高和生物量富集的特点,温度先降低后升高、盐度整体趋于增大。雷打坡段沉积时期为温度逐渐升高、盐度逐渐降低。在雷打坡段下部和中部沉积时期海平面几乎不变,海洋生产力较稳定;上部沉积时期是海平面下降,氧化性增强,其海洋生产力较低、生物贫乏。利用Th/U和Ni/Co比值、Sr/Cu比值、Sr/Ba比值分别分析了氧化-还原环境、古气候和古盐度变化。分析得出研究区气候干热,雷打坡段沉积时期处于相对安静低能的贫氧环境,营上坡段沉积时期处于相对动荡的高能的缺氧环境。营上坡段沉积时期的古盐度比雷打坡段的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