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生物处理畜禽粪便及对蚯蚓养殖效果的研究 收藏
生物处理畜禽粪便及对蚯蚓养殖效果的研究

生物处理畜禽粪便及对蚯蚓养殖效果的研究

作     者:戴梦南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文平

授予年度:2014年

学科分类:090504[农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等)] 0905[农学-畜牧学] 09[农学] 

主      题:畜禽粪便 微生物发酵 蚯蚓 养殖 

摘      要:目的:随着我国畜禽业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的畜禽粪便量相应增加,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不容忽视,如何更加安全、高效地处理畜禽粪便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本实验采用生物法处理畜禽粪便,旨在探索出适合蚯蚓生长、繁殖的畜禽粪便最佳组合,为畜禽粪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方法:畜禽便的发酵实验:取新鲜的牛粪、猪粪、鸡粪为主料,平菇渣、稻草为辅料,采用CM菌进行预发酵处理,试验设计了6种不同的组合。预发酵时间为20天,通过对温度、含水率、pH值、粗灰分、粗蛋白、粗纤维、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的变化来评价饵料的腐熟度。通过对上述指标的比较分析来评选出最佳的发酵组合。 蚯蚓的养殖实验:将上述预发酵处理后的6种饵料进行蚯蚓的养殖实验,第1-10周时,每周统计蚯蚓的体重、环带出现的时间、产蚓茧数等指标,第10周时采集各组基料用于测定有机质、粗蛋白,产蚓茧数则继续统计至第18周。通过对上述指标的比较分析来评价不同饵料组合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以及对饵料的转化率,最终预选出来最佳的组合方式。 结果:1.畜禽粪便的预发酵实验:预发酵实验结果显示,组2~组6的发酵温度在不低于55℃高温环境下保持3d,符合高温发酵的温度标准,而组1在55℃高温环境中仅维持1天,未达到高温发酵的温度要求;各组的热值都降低,其中组2、组6和组5热值含量下降的幅度最大,而组4热值含量下降的幅度最小;各组的粗纤维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降解,其中组3的纤维含量降解率最高为43.58%;各处理组的粗灰分含量整体都呈上升趋势,组4的增幅最大为11.34%;各组的粗蛋白含量也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组4、组2粗蛋白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5.41%、4.57%;各组发芽指数初始在20%~50%之间,高温发酵以后,均上升至80%以上,都达到了安全标准,以组4最高达98.53%;发酵结束后的各组pH值在8.60~8.83之间;最终混合原料呈黑褐色、无异味、质地松软、不黏滞。 2.蚯蚓的养殖实验:蚯蚓养殖试验结果显示,蚓重增加最明显的是组5(584.06±12.34mg),其次为组4(528.95±30.37mg);蚓体长度最长的是组4达7.93cm,组5的蚓体长为7.75cm略低于组4;组1~组5出现环带的时间均是第5周,而组6出现环带的时间是第6周;整个产茧期平均每周产茧数最高组是组5,达11.6枚/周,其次是组6、组4分别为9.0枚/周、7.7枚/周,这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饵料经过蚯蚓10周分解处理后,饵料中有机质的转化效率最高组是组4为28.03%;对饵料中粗蛋白的转化效率最高组4为14.95%。 结论: 1.畜禽粪便的预发酵实验表明,组4的预发酵处理效果最好,组4的发酵处理效果最好,而组3、组5次之。 2.蚯蚓的养殖实验表明,组5(60%牛粪+20%猪粪+20%平菇渣+0.5%CM菌剂)对于蚯蚓的生长性状(包括蚯蚓的体重和蚯蚓的体长)、繁殖性状(包括环带产生的时间与产茧量)都优于其他组合,说明组5最适合作为蚯蚓的饵料。而从畜禽粪便处理的角度分析,组4(60%牛粪+10%猪粪+10%鸡粪+20%稻草+0.5%CM菌剂)对有机质、粗蛋白的分解率优于其他组合,说明该组最有利于畜禽粪便的分解。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