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语言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小学小班化语文教学中整体语言教学的设计与尝试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方明生
授予年度:2006年
摘 要:当代世界各国语言教育发展的成果是令人瞩目的,众多的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对语言教育,尤其是母语阅读教学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并相继取得了重大突破,极大地推动了语言教育的进程。其中凯·古德曼的整体语言理论,对阅读过程的本质作了精辟的论述,并提出了新的阅读教学观念。许多发达国家也十分关注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把语言教育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推动本国母语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整体语言教学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信息时代的来临和知识经济的初露端倪,都向我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基础教育着眼于世界发展的前沿,与时俱进、积极稳妥地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目前,恰逢新课程改革的契机,特别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新课程的结构设置中,强调综合性,注重学科间的联系,这与凯·古德曼的整体语言理论有不谋而合之处。以整体语言理论为指导,在中国的小学“小班化教育的语文教学中尝试整体语言教学,为我国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思路。 论文从整个学校教育课程的设置问题入手,探讨了国外母语教育的现状与启示,接着提出了中国母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从中可见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接着,论文介绍了整体语言教学产生的背景;阐述了整体语言的概念,说明了它与阅读概念之间独特的联系和不同学者对它各不相同的概念界定,并就本论文的论述角度和侧重点,对概念作了补充说明。 然后,论文论述了整体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整体语言作为一种学习哲学、教育哲学和语言哲学,融合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各个领域的理论。论文从一般哲学教育学视角和语言学视角切入,论述了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和杜威等人的教育思想,马斯洛、维果茨基的教育思想,以及“生成读写理论和阅读图式理论等等,重点分析了这些理论与整体语言教学理论之间的关系。 其次,介绍了整体语言教学的构架与展开,重点在于对国外比较典型的整体语言教学框架与案例进行述评。在整体语言教学的时空构架的问题上,重点介绍了富有特色的七个学习中心的建立,在时间安排上,给出了整体语言独有的六个时间块类别:由于整体语言教学的材料选择和传统的语言教学具有不同之处,它更多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学生的世界,论文以文学作品为例,介绍了整体语言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呈现,其中不乏可以模仿的具体例子;在整体语言教学的评价上,阐释了评价的目的和功能,提出了评价的种类,并列举了具体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论文还述评了国外的几个整体语言教学范例,分析了美国的整体语言综合课程与日本的意义图教学法,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