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放牧方式对裕民县山地草甸草原植被影响的研究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安沙舟;赵永卫
授予年度:2013年
摘 要: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降水分布不均,尤其是人口的大量增加,造成裕民县草地的过度利用,导致草地面积不断减少,退化严重,生产能力下降,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本研究通过在裕民县山地草甸草原设立三种不同的放牧方式,即:划区轮牧、自由放牧、不放牧(对照),运用科学的监测手段,深入探究放牧方式对山地草甸草原植被恢复再生长的影响,论证不同放牧方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从而科学制定出符合生产实际的放牧方案,以减少资金浪费,达到保护山地草甸草原,实现增产增收。 研究结果表明: 1、不同放牧方式对地上可食牧草现存量及地上生物量干鲜比的影响大致呈现不规则的倒“V型曲线,总体变化趋势为“慢增长(5月)-快减少(6-7月)-慢减少(8月)。经过不同放牧方式的利用后,划区轮牧草地的地上可食牧草现存量较放牧前得到增加,表明其有利于提高地上可食牧草现存量。 2、通过4年的放牧试验,总体来看,放牧初期,三种利用方式的群落平均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不同方式的利用后,划区轮牧区和对照区草地群落的平均高度显著(P﹤0.05)高于自由放牧区的;不同放牧方式下草地群落盖度呈现不规则的“N型曲线,三种放牧方式下草地群落盖度都出现了下降;划区轮牧区和自由放牧区草地群落密度的变化规律为:慢增长(放牧初期)-快增长(放牧中期)-慢减少(放牧后期)。 3、随着放牧的进行,群落中禾本科和莎草科牧草的粗蛋白含量开始下降,说明放牧会降低牧草的粗蛋白含量;群落中粗脂肪含量的影响年度间表现不一致,山地草甸草原群落粗脂肪变化受放牧方式的影响较小;划区轮牧不会提高禾本科和莎草科牧草的粗纤维含量,而自由放牧和不放牧则会显著地提高禾本科的粗纤维含量,自由放牧和不放牧对莎草科牧草粗纤维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不同放牧方式对禾本科、莎草科以及杂类草植物种群粗灰分影响均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