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诸问题研究 收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诸问题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诸问题研究

作     者:杨维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苑利

授予年度:2014年

学科分类:05[文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主      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保护 活态流变性 产业化 创新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作为一种新的保护方式被提出,迄今不足十年,围绕该理念展开的理论研究以及保护实践,仍是一个新兴、尚未获得充分发展的领域。 本文结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文献研究,较为系统地整理、归纳出各个学术期的特点以及代表性观点,并就生产性保护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总结出每个发展期的特色与成就,提出相关问题。 在理论建构与文献回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生产性保护的学术研究比较分散,关于生产性保护的基础理论并不系统,远未成熟。本文企图找寻对生产性保护的准确认识,对生产性保护的定义、内涵以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探索与思考,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对生产性保护的适用范围进一步加以拓展,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以及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的基础上肯定饮食文化的加入,并补充服饰文化以及建筑技艺纳入适用范围;继而对生产性保护应坚持的原则进行了积极探讨和理论假设。 生产性保护自提出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本文就关于生产性保护的讨论比较集中的几组关系,即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发展、生产性保护与创新以及生产性保护与走市场等问题深入辨析,认同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是两回事的观点,同时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下恪守传统仍然是最重要的,如有创新应如实告知,非遗项目走市场的问题在尊重历史、尊重传统的原则下基本都能妥善处理。 在生产性保护实践部分,本文从个体传承以及团体传承两类模式切入,比较分析了二者各自的优势及问题,进而大胆提出传承人以及政府两大主体在生产性保护实践中应当发挥的作用,传承人应潜心传承,积极进行恢复与重建,带好徒弟,创造经典,做好记录、留存经验;政府应进一步健全法制,加强监管,在濒危及边缘性项目上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给予生产性保护以科学、正确的方向指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