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仪式教育研究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徐艳玲
授予年度:2018年
学科分类:030505[法学-思想政治教育] 03[法学] 030501[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摘 要: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已经日益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代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环节。那么,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脑中心中?如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成效?如何引导价值观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这些新问题、新任务需要我们从转变培育践行方式加以思考、研究、落实。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仪式教育,提出建立和规范礼仪制度,通过组织开展仪式活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过程中,除了通过理论灌输、政策调控、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等传统教育方式外,还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积极探索形式新颖、易为大学生所接受的价值观教育,比如仪式教育,以此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仪式教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方式,具有内涵表述象征性、主体参与集体性、场域渲染的神圣性、程序开展规范性的特点,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学习核心价值观理念中引导价值回归、继承传统文化、提高情感认同、规范言行举止。然而,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仪式教育中仍然存在着思想认识层面主观认识不足、策划实施层面表面化严重、组织参与层面周知度不高、管理机制层面保障机制不健全、社会环境层面受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涉及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不够强、仪式教育设计及程序不丰富、宣传力度和组织参与不到位、高校对保障机制投入不够多、仪式教育的外部环境不稳定等方面。针对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仪式教育面临的困境,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仪式教育至少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充分认识仪式教育价值,有效整合仪式教育资源;精心策划仪式教育程序,创设良好的仪式情境;加强仪式宣传和组织参与,提高大学生参与度;健全相关保障机制,确保仪式教育长期开展;营造健康社会氛围,构建稳定的仪式教育环境。本文认为,只有长期坚持仪式教育,才能使仪式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得到有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