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大学生乡愁概念维度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在校学生为例 收藏
大学生乡愁概念维度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在校学生为例

大学生乡愁概念维度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在校学生为例

作     者:张天然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赵振斌

授予年度:2018年

学科分类:040106[教育学-高等教育学] 060201[历史学-历史地理学] 12[管理学] 120203[管理学-旅游管理] 0401[教育学-教育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04[教育学] 06[历史学] 07[理学] 070502[理学-人文地理学] 0705[理学-地理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主      题:大学生 乡愁概念 共现分析 聚类 

摘      要: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影响着现代生活的许多方面,尤其是在交通条件提高和通讯手段多样的今天,人们能够快速便捷地达到目的地的同时也可以跨越距离与他人取得联系。与此同时,经济与教育领域的发展与进步也使得就业机会与教育资源在质量与数量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这也为人们离开家乡、变更居住地提供了原动力: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追寻更优越的工作和更高层次的教育,背起行囊告别家乡,启程向远方的异乡。然而,在钢筋水泥筑起的城市中,在充实忙碌的现实生活中,加之时间与空间的阻隔,是否这些身处异乡的人们会在某些时刻想念家乡,又是以怎样的形式思念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是否每个人的乡愁是一样的?在现代化水平较高、流动性日益增强的当代社会,这些问题吸引着人文地理学者进行探讨。乡愁已渐渐成为现代人精神和心灵的归处,家和家乡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且承载着人们最为珍贵情感。在将地理位置变换作为研究乡愁的出发点后,大学生群体便以其特性成为了较为理想的研究对象。大学生为获得更优质的教育,他们离开家人、阔别家乡,与成长中熟悉的环境分离,独自进入高校生活、学习,且周期性地在家—校之间进行生活地点的切换,在此过程中他们的情感也在一定程度上随之产生变化,这就为他们体会和理解乡愁提供了基础。此外,作为乡愁研究的样本来说,他们在年龄、社会经历和教育程度等方面较为均一,访谈数据收集过程中的配合度和理解力也较高,这就为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共选取了陕西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240名,运用深度访谈法收集数据,通过内容分析法对访谈文本进行整理编码,在归纳出大学生乡愁的概念维度之后,又借助共线网络分析法理清各概念之间的关系;除了针对访谈内容的研究外,最后还利用聚类分析法划分出大学生乡愁的人群差异。研究显示,大学生乡愁的概念维度主要包含了家的意义、人际联系、日常生活、个人回忆、家乡环境等维度,其下又囊括了港湾依靠、家人牵挂饮食习惯等在内的17个概念,能够发现在校大学生的乡愁中既涵盖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细节,还着重强调了家和家乡提供给他们心灵庇护和精神抚慰的内容。此外,触发大学生思乡的因素也得到了归纳:现实受挫、时段因素和情境影响等五项因素构成的外在诱因和负面情绪、情感需求和身体欠佳三项因素组成的自身因素。进一步说明大学生乡愁是基于生活学习地点的更改,加之外在诱因和自身因素共同作用从而产生的对于家和家乡的思念。为探求乡愁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大学生乡愁的理解,借由Netdraw绘制出在校大学生乡愁各概念之间,以及各维度下的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之间的关联是以精神和情感的相关概念为核心结构,在扩展的过程中逐步融合与家乡生活有关的元素,最终外围结构皆为生活体验中的内容,精神性的元素随放射状结构的外散而逐步被与生活日常有关的内容所代替。另外,在探讨某维度下的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时,由精神和情感体验构成的核心结构依然占据主要地位,这也代表了在校高校生乡愁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饮食在乡愁概念的内在关联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已从初级的果腹饱食层面成为了代表着家和家乡的象征性符号,更被看作是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内容。最后,从人群的差异入手,对比大学生乡愁概念表征在不同的人口学信息下的差异,发现在五类人口学信息下,女性学生、文科学生、大学二年级学生(离家时间较长的学生)对某些概念表征的频次略高于其余学生,而生源地所在区域和位置并未对表征产生较显著的影响;后又运用SPSS11.0完成了对受访大学生的聚类,依据他们在访谈中表述的乡愁概念频次将其分为了均质型、意义型和情感型三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