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八郎本五臣注《文选》研究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书才
授予年度:2013年
学科分类:050104[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105[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0601[历史学-考古学] 060202[历史学-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05[文学] 060107[历史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06[历史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摘 要:萧统编撰的《文选》,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章总集,收录了周秦至梁代一百三十多位作家的七百六十二篇作品,被誉为“总集之弁冕、“文章之渊薮,历来为文人学者所重视。《文选》注本,流传到后世的主要有两家注:李善注和五臣注。诸多学者因五臣注内容的浅白而轻估了它应有的价值,《文选》五臣注作为“文选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客观的定位。 本文将以现存最完整的五臣注本建阳陈八郎刻本五臣注《文选》为底本,结合《文选》其他注本(如明州本、尤刻本等)来阐述《文选》五臣注区别于李善注的价值。在整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文选》五臣注成书的政治背景和学术背景进行概述,具体结合吕延祚《进集注文选表》的内容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对五臣的身份、注释缘由及五臣的注释主张、注释体例进行补充和总结。通过对现存五臣注《文选》进行概述,并对现存最完整的五臣注本之一陈八郎本的版本来源及性质进行考证。考证具体以陈八郎本为底本,结合明州本、尤本的内容来认识陈八郎本:陈八郎本当是从六臣注系统抄录而来的一个杂有李善注本因素的版本,其版本价值不容忽视。同时对陈八郎本的文献价值、校勘价值、影响及不足进行论证,可知陈八郎本《文选》五臣注虽然保留了很多古本五臣注《文选》的面貌,但是毕竟不是五臣注《文选》的原貌,时下对五臣注的进一步研究,尚需在恢复古本五臣注《文选》的基础上方能更好地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