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三十年代典妻题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应志
授予年度:2012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6[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主 题:二、三十年代小说 “典妻” 女性形象 夫权制 物化生存
摘 要:“五四是一场发现“人、向“人回归的革命,这场深刻的思想文化运动,以科学与民主的大旗矛头直指中国几千年的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旧观念,尤其是以维护父权制为己任的封建礼教。新文学先驱们的目光不可避免地投向妇女,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关注妇女,解放妇女成为了他们的共同识见。来自南方农村的乡土小说作家,以乡村回忆为创作的主要形式,他们将关注的目光一同投射在古老的“典妻风俗上,重视对农村风土人情和民俗事态的描写,表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为我国现代文学史塑造了典型的“典妻形象。 本论文在吸收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典妻题材的小说作品,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三类: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形象、隐忍却不麻木的女性形象和愚昧而不自知的女性形象。 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结合“五四时代背景分析“典妻现象因何而产生。综合二、三十年代“典妻题材的作品,首先介绍了“典妻之风的由来,接着根据不同地域作家的写作风格以及“典妻小说发表后的反响展开论述。 第二部分立足于“典妻小说作品,将二、三十年代此类题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三类: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形象、隐忍却不麻木的女性形象和愚昧而不自知女性形象并分析她们的特征。 第三部分与鲁迅小说中的劳动妇女形象作对比,分析得出二、三十年代“典妻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基本特点:善与美的化身、封建夫权制的牺牲品、苦难深重的奴隶。 第四部分阐释女性被典卖的深层缘由。这些女性处于社会最底层,她们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劳苦大众,通过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得出妇女之所以被典卖是因为经济制度的冲击、古老宗法观念的禁锢以及物化生存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