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襄阳“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研究 收藏
襄阳“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研究

襄阳“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研究

作     者:李嘉玲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树声

授予年度:2016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工学] 081303[工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813[工学-建筑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83302[工学-城乡规划与设计] 

主      题:襄阳 “山-水-城”空间 历史文化脉络 传承 

摘      要: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时期,城镇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加之长期以来对中国本土传统与山水自然要素紧密结合的营城方略不够重视,使得城市记忆的消失、特色的削弱、文脉的断裂,成为普遍现象。随着相关政策对城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研究并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就尤为迫切和重要。事实上,中国古代城市有其独特的规划设计方法和营造传统,且在世界城市建设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古代传统城市的研究,一般集中于对传统城市格局和传统城市设计方法方面的探索,但对“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方面比较缺乏系统性和定量性的研究。本文在此背景下,尝试以襄阳“山-水-城空间历史文化脉络为研究对象,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襄阳“山-水-城空间营建特征,总结空间历史文化脉络的营建特征,并对如何传承脉络提出自己的思考建议。文章首先对“山-水-城、历史文化脉络相关概念进行解析,再对传统城市的现代传承研究、襄阳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概括。其次,通过对襄阳历史发展沿革的梳理,从自然山水、城市边界、街道骨架、人文标志、景致形胜五个方面,总结城市空间“三水、一渠、十三山、一洲;双城、五城楼、十城门;各具特色的道路骨架;城内五建筑、二十会馆、数十码头、城外数十标志;十景的要素特征。再通过对城市选址、城市轴线、城市边界、城市建筑分别与山水格局的关系考量和山水城市格局与城市文化相互关系的梳理,分析古代襄阳城与自然山水的空间营建特征,构建空间“一江一渠三山一洲、两轴两廊、双城、一心六点、十景、七区的历史脉络体系。再次,结合对脉络构成要素遗存现状的分析,将遗存分为存活、存留、消失三类。结合感知现状的调查,将遗存分为存活、存留、消失但记忆深刻、消失且印象不深四类,以期对后期的传承规划有指导意义。而后通过对传承状况的原因分析提出脉络的传承可以通过“保护、标识、复兴、控制、创造、活化六大指导原则,传承襄阳“山-水-城历史文化脉络。最后,本文结合襄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建议将古城及其周边山水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的基底,从而对“双城结构进行重点保护与传承,再分别对自然山水、轴线视廊、城市边界、历史文化展示线路进行现代山水城市空间格局的规划建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