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研究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振忠
授予年度:2013年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10103[哲学-外国哲学]
主 题:克里普克 历史因果命名理论 摹状词理论 圆锥螺旋线 理论结合
摘 要:本文以克里普克的《命名与必然性》(1972年)为主要研究对象,客观系统地研究了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目的在于在探讨其理论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将传统的摹状词理论和历史因果命名理论动态开放结合的思路来解决克里普克理论的不足,本文首次尝试性地用立体的圆锥螺旋线图示来解析历史因果命名理论和它自身存在的一些局限性。 专名问题的研究历史悠久,众说纷纭。近代的英国哲学家穆勒关于专名问题的部分见解对克里普克影响颇深。他认为,专名只有外延没有内涵,而通名则既有内涵又有外延。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弗雷格和罗素在对专名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专名的摹状词理论。他们都认为专名是有涵义的,并且专名的涵义就是其摹状词。而后期由维特根斯坦和赛尔等人提出的专名的“簇摹状词理论认为,专名不是一个摹状词的缩写,而是一簇或者一组摹状词的缩写。 克里普克在其著作《命名与必然性》中阐述了反驳摹状词理论的原因,并在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历史因果的命名理论。本文将从构成此理论的哲学基础、关键概念和构成要素的角度出发,客观地的分析历史因果命名理论。同时,克里普克的专名理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的局限性:一、专名的指称在历史因果链条的传递中由于忽略了具体的语境因素而发生的转移、替换和改变等情况。二、克里普克关于自然种类内在结构本质主义和个体起源本质主义中存在的片面强调本质属性而忽略了其他一些偶然属性和可变因素的影响以及人类对于本质的认识是依赖于科学的发展水平的。 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第一次明确揭示了语言和社会的联系,他对于传统的摹状词理论的批评也有很多值得肯定和借鉴的地方,但他完全否认摹状词理论的行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本文从研究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的重要性和局限性出发,试图通过让摹状词理论和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的方式来克服克里普克自身理论的一些局限性。通过分析,作者首次尝试用圆锥螺旋线图示来诠释克里普克的这一具有独创性的命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