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县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易发性评价研究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陈飞
授予年度:2016年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摘 要:我国地域广阔,也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对区内居民人身及财产的安全构成威胁,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进行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易发性评价研究,对维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万载县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及数据统计,基本查明了万载县区域内的地质条件、灾害发育类型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选取了岩土体类型(C1)、控制结构面类型(C2)、岩体完整程度(C3)、坡度(C4)、坡高(C5)、灾点密度(C6)、降雨(C7)、人类工程活动(C8)等八项指标,构成万载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万载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对各指标量化分析,计算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及其排序;然后,结合各指标权重值,应用地质灾害易发性指数法进行易发性分区,并提出相应地防治措施及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共有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泥石流、地面塌陷5种类型,以滑坡及其隐患为主,且主要分布于西北部的构造侵蚀低山区及东南部的侵蚀剥蚀垅状丘陵区,涉及到黄茅、高城、赤兴、仙源、高村等乡镇。而地面塌陷受地层岩性分布的影响,主要发育于山间冲积平原地带,具体分布在万载县城及工业园规划区;(2)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及其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灾点密度(0.333)、降雨(0.222)、控制结构面类型(0.120)、人类工程活动(0.111)、岩体完整程度(0.075)、坡度(0.074)、坡高(0.034)、岩土体类型(0.031);(3)研究区划分为高、中和低易发区,其面积为323.09km2、764.30km2、632.24km2,分别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8.8%、44.4%、36.8%;(4)结合各易发区评价结果及典型灾点分析,提出了相应地防治措施,具体有监测措施、生物措施及工程措施。同时,针对万载县地质灾害发育的特点,提出了防治分级、防治分期及典型灾点勘查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