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突变体粘液腺的生物学特征及突变基因(Ng)的SSR定位研究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刘朝良;魏国清
授予年度:2011年
学科分类:090504[农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等)] 0905[农学-畜牧学] 09[农学]
摘 要:家蚕散卵性状主要是粘液腺发生突变不分泌或分泌微量的胶着物质所,致在遗传方式上遵循伪母性遗传,对粘着性卵显性,而控制该突变性状的是由第十二号染色体上的Ng基因调控,该基因位于家蚕经典连锁图谱的28.0位点。目前,国内外对家蚕散卵性状的研究报道不多,尤其是有关Ng基因及其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 本文以正常家蚕品种P50为对照,对Ng(No-glue)突变品种H9的不同发育时期的粘液腺进行了形态观察,并且测定了不同时期粘液腺分泌物中糖、游离氨基、酸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粘液腺的形态大小等在不同发育时期存在较大差异,发育初期家蚕粘液腺整体相对较小,但分支发达;粘液腺随着蛹期的发育而逐渐变大,到羽化当日(第10日)达到最大,其中以正常型家蚕品种P50最为明显,而化蛾后内容物迅速变少,粘液腺个体也有所变小;突变体品种H9内容物减少程度不如P50明显。且在羽化当日,P50粘液腺明显增大膨胀,而H9粘液腺也变大,但并未有明显的膨胀。突变品种H9分泌物中糖、游离氨基酸、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在出蛾当日达到最大,分别为9.32μg/ml,0.086mg/ml,0.007mg/ml,8.7mg/ml,而在对照品种P50中却分别达到15.35μg/ml,0.117mg/ml,0.024mg/ml,15.3mg/ml。另外,SDS-PAGE分析显示两个品种的分泌蛋白存在差异,通过MALDI-TOFMS分析鉴定出两种差异蛋白分别为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II和肌球蛋白重链变种。 在家蚕中,由于雌蚕不发生交换,我们利用正常家蚕品种P50和Ng突变品种H9构建回交群体对Ng基因进行连锁和SSR定位分析。结果发现有三个SSR标记与Ng基因连锁,构建了一个全长为36.4cM的分子连锁图,Ng基因被定位在15.9cM处,位于标记S1202和S1203之间且距离S1202最近,为7.4cM。Kaikoblast分析结果表明: S1202与S1203之间物理距离为181.7Kb。进一步分析显示有三个基因距离Ng较近,分别是BGIBMGA005833,BGIBMGA005835和BGIBMGA005836,其中BGIBMGA005835最近,仅44Kb。 总之,上述结果对于阐明家蚕产散卵的机制和Ng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利用这一突变性状进行分子辅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