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应用于公共建筑的收益分配模型研究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郭婧娟
授予年度:2018年
学科分类: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020201[经济学-国民经济学]
主 题:公共建筑 节能效益分享型 利益相关者 收益分配 Shapley值
摘 要:现阶段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一大阻碍。在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迅速,且政府不断出台各种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来规范和促进行业的发展,成效十分显著。其中,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已达30%左右,而公共建筑体量大、能耗严重,有十分大的节能潜力,但是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如节能收益分配不科学,长期依靠经验值来判断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有损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积极性。我国广泛采用的是节能效益分享型这一运作模式,首先,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方法,利用社会网络模型提取出节能服务公司、用能单位和金融机构是公共建筑应用节能效益分享型EPC模式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三者结成动态联盟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针对其利益诉求和合作基础展开讨论。其次,考虑到金融机构关注的是预期的利息收益能否收回,而与项目节能收益的多少无直接关系,节能服务公司和用能单位想要获得更多超额收益。本文采用两步走策略,先分给金融机构收益,余下的收益供节能服务公司和用能单位支配。再次,基于对常见的收益分配方法比较后,利用Shapley值理论得到初步收益分配方案,但是这个分配方案存在一定不足,是按边际贡献值进行平均分配的。所以之后又分析了影响收益分配的各个因素,在合同签订前用投入比重、风险分担、议价能力三个因素对初步收益分配方案进行修正,合同到期后用执行贡献度再次修正,使其分配更科学合理,更符合项目实际情况。本文的最后,给出了一个实际发生的案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模型的适用与否,对公共建筑应用节能效益分享型EPC模式起到了一个指导作用,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针对现存问题,结合收益分配模型,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