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制的演变与宪政制度的形成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永辉
授予年度:2015年
学科分类:0301[法学-法学] 03[法学] 0302[法学-政治学] 030206[法学-国际政治]
摘 要:日本正式使用“天皇这一称谓是在日本推古朝、圣德太子摄政时期,即公元608年。天皇虽然是日本国皇帝的称号,但其并不是从日本国一开始就有的。最初诞生的日本民族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随着逐步地发展,日本开始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天皇一词的语源受到了中国道教思想中“天皇大帝,北辰星也的影响。当这种思想与日本民族固有的传统信仰——神祗崇拜相结合时,天皇便成为日本最高的神与最高精神权威的化身,贯穿着日本的全部历史。与“天皇的称谓出现较早不同,作为学术与政治概念的“天皇制则出现较晚。天皇制经历了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以及战后象征天皇制的发展历程。天皇制度不仅是统合日本国民精神的力量以及日本传统政治文化的精神象征,还对日本近代宪政制度的产生、确立、发展和转变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第一个实行宪政制度的亚洲国家,日本是世界上少数采纳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之一。在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从西方不同国家的宪政模本中选择了德国式君主立宪制,并与本国的天皇制相结合,开启了明治宪法体制下近代天皇制的运作。1945年,日本战败导致了明治宪法制度的崩溃,作为战败国,日本受到了美国方面施加的巨大压力,被迫从根本上修改了明治宪法,最后参照美国宪法制定了现在的“和平宪法,天皇制也从近代专制天皇制转变为象征天皇制。尽管两部宪法中的立宪基础和宪法原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天皇原有的实质性政治权力被剥夺,国家主权也从天皇转移到了全体人民,但天皇的精神权威却在两部宪法中一脉相承,并在日本两个不同的宪政时期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可以说天皇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治舞台上最重要的法律、政治、精神及宗教存在,离开天皇就无法论述近代以来日本政治结构及其决策体制,而且天皇制也不断在传统中变革,在变革中继承传统,是日本政治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因此,本文将以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宪政制度的发展轨迹为主线,分析天皇及天皇制度在宪政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起到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传统文化与宪政制度间的关系及其为中国的发展与改革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