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桔梗的遗传研究 收藏
桔梗的遗传研究

桔梗的遗传研究

Genetic Studies in Playtcodon grandiflourus

作     者:王立平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吴基日

授予年度:2007年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主      题:桔梗 染色体核型分析 紫、白花桔梗凡RAPD指纹图谱 花色遗传 单根重选择效果 

摘      要:本论文结合吉林省科技厅基础处“分子标记技术在桔梗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的项目,分析桔梗染色体的核型、研究桔梗花色的遗传规律、探讨桔梗的选择效果,为桔梗的遗传研究和育种实践奠定基础。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桔梗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的结果:桔梗染色体数目为2n=18,核型公式K(2n)=2X=6m(2SAT)+12sm,没有发现B染色体;第5、6、9号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1、2、3、4、7、8号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6号染色体具有随体。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8.8~13.77,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值比为1.56,平均臂比为1.85,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4.90%,核型为2A型,表现为不对称性和较原始的特点。 以桔梗单倍体为材料进行染色体核型的结果:它全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核型公式为K(n):X=7m(1SAT)+2sm,第1、3、4、5、6、7号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2、8号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6号染色体具有随体。9条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8.91~14.55,染色体总长为26.81μm,长臂总长为16.48μ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1.47%,核型为1A型。 对紫花桔梗和白花桔梗进行RAPD指纹图谱分析的结果;从2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具有多态性的7个引物,其中引物OPG02在检测的紫花桔梗个体中均能各自扩增出一条580bp左右的特异带,而在白花桔梗中则未见。表明该RAPD标记具有紫花桔梗特异性,可用于鉴别紫花桔梗和白花桔梗。 紫花桔梗和白花桔梗杂交、RAPD指纹图谱来分析后代分离的方法来研究花色遗传规律的结果:紫花和白花正、反交的F全部开紫花,表明桔梗花色遗传为细胞核遗传并紫花对白花来说显性。利用引物OPG02对85个桔梗正交F无菌苗的DNA和88个桔梗反交F无菌苗DNA进行扩增反应,正交F无菌苗DNA中具有紫花桔梗这一特异性标记的有61个桔梗DNA,无特异性标记的有24个桔梗DNA,比例为2.54:反交F无菌苗DNA中具有紫花桔梗这一特异性标记的有65个桔梗DNA,无特异性标记的有23个桔梗DNA,比例为2.83。对正反交F花色分离进行适合性检验,结果均符合紫花:白花3:1的比例,表明桔梗紫花和白花为一对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紫花基因为显性,白花基因为隐性。供试16份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区的桔梗种质资源,观测单根重大、中、小的选择后代,探讨桔梗单根重的选择效果的结果表明:单根重的选择效果种源之间有差异,有些种源大、中、小后代单根重的差异显著;有些种源差异不显著;有些种源大、中、小中两者之间差异显著;有些种源大、中、小的差异颠倒等几种情况。文中分析产生这几种情况的原因,旨在为今后桔梗的系统选育提供试验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