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时运动理论下西安市高校体育课程时段设置的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高元元
授予年度:2015年
学科分类:040303[教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0403[教育学-体育学] 04[教育学]
主 题:择时运动 高校体育课程 有氧供能 无氧供能 时段设置
摘 要: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课程的实施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开展适宜的体育课程对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大学体育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保证体育课的顺利实施,国家、学校采用强制性措施开展具有实效性的体育课程,在保证学生体质健康的同时,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体育课是一项长期的课程实施项目,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目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课程的目标、内容、形式、管理、资源配置、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相应的成果极大地改善了体育教学效果,然而,关于体育课程时段选择的研究较少。人类的各项生理机能发展较之以往发生了显著性的差异,以有氧运动为主、无氧运动为辅的体育课程安排和以无氧运动为主、有氧运动为辅的体育课程,在不同的时间段上,因身体机能的适应性不同而安排相应类型的体育项目进行体育锻炼,其锻炼效果也不一样。择时运动的研究是以时间生物学为依据,挖掘生物体内的时间规律。本研究运用择时运动理论为合理安排体育课程时段的设置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本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在校的普通大学生共10名(男5,女5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以及数据处理法等研究方法,在9:30-10:30、15:30-16:30、20:00-21:00这三个时间段分别参加两次有氧供能为主和两次无氧供能为主的体育课程学习,共参加体育课程学习12次,课程的先后顺序随机安排,每个时间段的学习间隔1天,每次课程学习的前一天不从事任何剧烈活动。有氧课程内容安排以体能训练为主,无氧课程以无氧功率自行车为主。根据受试者最大心率的百分比定量安排运动负荷。课程学习过程中用Polar表全程监控受试者心率,适时调整受试者运动强度,使其始终达到靶心率水平。上课前需测试受试者的心率、血压、肺通气量、耗氧量、二氧化碳呼出量的指标,当运动量达到最大值时对受试者进行心率、血压、肺通气量、耗氧量、二氧化碳呼出量、以及主观疲劳感的测量,课程结束后对受试者的心率、血压、肺通气量、耗氧量、二氧化碳呼出量进行测量,通过对三个不同时间段指标的测试,用以评定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实验的结果显示:(1)课前人体各指标的特点: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及收缩压上午、下午之间呈显著性差异,而舒张压无差异,上午时段心率、血压值最低。反应肺功能水平的通气量、耗氧量、二氧化碳呼出量在三个时间段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午时段通气量、耗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最低。(2)择时有氧运动状态下人体各指标的特点:运动时心率加快、血压(收缩压)升高,上、下午之间无明显差异,下午时段的心率及血压值最低;在负荷量相同的情况下男大学生的通气量、耗氧量、二氧化碳呼出量表现为在下午时段最低的生理现象;主观疲劳感的数值在下午时段最低,且三个时间段内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大学生各指标的特点:肺通气量、耗氧量、二氧化碳呼出量以及主观疲劳感均显示上午时段最低的规律。(3)择时无氧运动状态下男女大学生各指标的特点:心率显著加快,血压(收缩压)明显增高,通气量、耗氧量、二氧化碳产生量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增加至一定程度后则出现下降的趋势,主观疲劳感程度逐渐加深,但都显示出晚上时段最低的现象。结论:(1)目前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开设时段为8:00-12:00、14:30-18:00、19:30-21:00;体育课程开设内容为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排舞、啦啦操、武术套路、跆拳道、游泳。(2)实验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在8:00-12:00有利于教授有氧供能为主和无氧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19:30-21:00有利于教授无氧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男大学生在14:30-18:00和19:30-21:00最有利于教授有氧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3)本文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择时设置:8:00-12:00处于技术学习高峰期,有利于新技术学习和复杂技术的掌握,因此安排技能主导类固定组合多元动作结构的项目,主要包括健美操、体育舞蹈、太极拳、武术套路、瑜伽、啦啦操;14:30-18:00处于体能高峰期,有利于快速发展体能,因此安排体能主导类单一动作结构,主要包括长跑、游泳;19:30-21:00处于灵敏、协调性高峰期,有利于灵敏性与协调性要求较高的项目,因此安排技能主导类变异组合多元动作结构的项目,主要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4)择时课程设置是在理想状态下设置的,由于受教师人数、教师专业、学生人数、场地情况、课程安排系统等因素的制约,高校体育课程难以完全按照择时理论进行设置。因此,期望高校课程安排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按照择时理论设置。为了使择时理论能够更有效地解决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