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北方冬麦区小麦适应气候变化的品种演化规律的研究 收藏
北方冬麦区小麦适应气候变化的品种演化规律的研究

北方冬麦区小麦适应气候变化的品种演化规律的研究

作     者:高辉明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杨引福

授予年度:2013年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主      题:气候变暖 冬小麦 生育期 产量 

摘      要:北方冬麦区包括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家冬小麦区域试验2001—2009年北部冬麦区水地组、2001—2010年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和2001—2010年黄淮冬麦区水地组中对照品种农艺性状变化的规律及与气象要素的系统分析,为不同麦区的冬小麦未来品种改良适应气候变暖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见。结果表明: 1.气候变暖导致北部冬麦区小麦出苗日期推迟,生育期缩短,成熟日期推迟。 随着北部冬麦区水地气候逐渐变暖,水地组对照品种出苗期推迟,成熟期逐渐推迟;总生育期呈逐渐缩短的趋势,且与年平均温度和生育期≥0℃积温呈负相关趋势,营养生长阶段缩短,生殖生长阶段呈延长趋势。 2.随着气候变暖,北方冬麦区对照品种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普遍呈增加趋势。 3.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北方冬麦区对照品种的千粒重、穗粒数和生殖生长阶段的长短是影响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对照品种的千粒重与单位面积产量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r=0.963),生殖生长阶段与产量呈较强的正相关(r=0.571);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对照品种的千粒重与单位面积产量达到显著正相关水平(r=0.685)。因此,可把千粒重或生殖生长阶段的长度作为该区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黄淮冬麦区水地组对照品种的穗粒数与单位面积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水平(r=0.815),说明可把穗粒数作为提高该区产量的主要因素。 4.气候变化引起冬小麦品种呈冬性减弱,春性增强的趋势,产量逐渐增加 随着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点年降水量的下降和温度的缓慢升高,对照品种由强冬性品种—西峰20逐渐被冬性品种—长6878代替,品种增产潜力增加,从而引起单位面积产量增加。 综上所述,北方冬小麦品种随气候变暖,春性增强,千粒重和穗粒数增加,从而导致单位面积产量增加,这对北方冬麦区小麦育种目标及其品种更替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