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体系下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桂胜
授予年度:2015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08[工学] 083304[工学-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 120404[管理学-社会保障]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主 题:新型城镇化 农民工养老保险 制度变迁 参保现状 影响因素 制度模式
摘 要:农民工是城镇化进程的产物,他们进城务工,却享受不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福利。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开始流转,更多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同时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也不断扩大,他们的市民化意愿比老一辈农民工的意愿更为强烈。而促进农民工市民化也是新型城镇化所提出的要求,要想农民工顺利实现市民化,必须首先将农民工纳入保障体系,让农民工有和本地居民享受同等福利待遇和公共服务的机会。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在高质量城镇化的要求下,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除了现有的调研数据,笔者对北京市门头沟210位农民工进行调查问卷及访谈,收获有效问卷208份,提取出对本文研究有作用的数据,并参考现有的文献资料着重对参保现状,影响因素,制度制定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在研究中,笔者发现除了农民工自身参保能力和参保意愿,以及市民化意愿的主观影响外,制度制定的不合理性是造成农民工参保率低的主要客观原因。通过对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笔者认为每一种制度的变迁都是从一种平衡向另一种平衡转变的过程,当现有的平衡由于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被打破时,需要由另一种新的平衡制度来取代旧的制度。同时本文对现行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每种模式都只适用于特定的农民工群体,覆盖范围有限,不能满足不同类型农民工的参保需求。这表明现行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农民工的顺利参保,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更加平衡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面对不同情况农民工对参保的不同需求,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类参保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并从数据和理论两方面入手对制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新制度的最终目的是在不降低农民工生活水平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将农民工纳入养老保险体系,一方面促进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目标,另一方面,维护农民工的养老保障权益,保证农民工年老后的收入来源,减轻对农民工家庭以及社会的负担,同时也能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