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形成机理及对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 收藏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形成机理及对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形成机理及对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

作     者:王会清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曹武奎;段毅力

授予年度:2010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慢性肝功能衰竭 营养支持 胃肠道功能 菌群失调 硫代乙酰胺 

摘      要:目的研究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所致肝损伤形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机理,探讨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存在以及保护胃肠道功能的治疗策略对改善预后的影响。 方法(1)测定造模成功大鼠血清内毒素、血清D-乳酸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取部分回肠、淋巴结、肝、脾组织置于生理盐水中,进行上述组织内容物细菌培养。取部分肝脏及回肠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脱水后石蜡包埋切片,进行肝脏及回肠病理学检测。研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硫代乙酰胺所致急性肝损伤中形成机理。(2)以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分析48例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确诊时检查肠鸣音及腹平片,检测粪球杆菌比例、粪分泌性IgA(sIgA).血清内毒素、血清D-乳酸及TNF-α水平。给予患者清洁肠道:隔日一次大黄水煎液保留灌肠;每日补充肠道益生菌;个体化肠内外混合营养支持治疗,制订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①总能量按30kca]/(kg.d)计算;②合理调整各营养素比例;③以肠内营养为主胃肠外营养为辅,建立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保护胃肠道功能,减轻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肠道屏障功能损伤,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肠内毒素的产生与吸收,降低病死率。以本次研究以前住院的49例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为对照,观察其对病死率的影响,并观察胃肠道功能变化。 结果(1)TAA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后,血清内毒素水平上升明显,血清TNF-α含量升高明显,且与内毒素水平升高呈正相关。同时出现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道菌群失调,肠道细菌易位。回肠病理所示肠绒毛明显变短、破坏,炎性细胞浸润增多。(2)治疗前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有60.42%存在肠鸣音减少,有64.58%存在腹部胀气,粪sIgA(378.12±101.23mg/L)、血清内毒素(592.75±189.63EU/ml)、血清D-乳酸(13.56±2.89μg/ml)、血清TNF-α(71.23±45.13 pg/ml)水平均升高。结果显示:胃肠道功能损害越严重病死率越高;经保护胃肠道功能措施治疗4周病死率为37.5%,低于对照组(46.94%),胃肠蠕动能力好转,粪sIgA.血清内毒素、血清D-乳酸水平、血清TNF-α水平下降。 结论(1)肠粘膜结构改变、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道菌群失调及肠道细菌易位是形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重要因素。内毒素血症通过促进TNF-α的表达加重肝损伤。(2)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存在胃肠道蠕动能力下降,胃肠屏障功能受损,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予补充肠道有益菌、清洁肠道内积聚的毒素及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可调节菌群失调、减少毒素再吸收及改善营养状况、减轻胃肠道功能损害、降低病死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