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立油田V区块扶余油层储层建模研究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肖传桃;胡望水
授予年度:2014年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摘 要:V区块位于新立油田中部,1984年V区块投入开发,早期采用300米井距正方形反九点法面积注采井网,井排方向为北东67.5度。1988年以150米井加密部分井网,同时对在注水井排的高含水油井转注,1995、1997及2005年进一步进行井网调整,目前主体注采井网为排间距134米线状注采井网;区块北部20排以北为两排水井夹三排油井,排间距95米的线状注水井网。 到2011年6月,在册油水井总数311口,其中采油井228口,开井166口,年产油3.63万吨,累积产油363.63×104t,以0.69%速度采油,采出程度大约为34.38%,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为88.0%,V区块剩余油可采储量的采油速度约为1.77%。平均综合含水约占84.7%。在册的注水井83口,开井67口,日注水2883m3,单井平均日注量为约为43m3/d,年注水约为49.9×104m3,累积注水约为1325.8×104m3,月注采比为1.68,累积注采比1.55,地下存水率约为72.6%。 自1984年规模投产以来,随着油田深入开发,目前已进入“高产水、高开采阶段,开发形势异常的严峻。随着静态、动态资料的增加、认识程度不断的加深,各种开发问题也随之涌现出来,此刻急需不断调整和改进工区已有研究成果。由于油田当前剩余油的分布情况极其复杂,此时对工区进行三维储层建模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工区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的研究,弄清剩余油分布情况,以更好地指导油田后期调整开发工作,进而显著提高剩余油采收率。 本文以地质统计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为指导,通过观察工区取心井岩心,弄清工区的砂体发育情况及岩心沉积微相类型及发育规律和特征。利用精细的单层划分与对比方法,建立起研究区的精细地层格架。严格依据岩心观察的结果,同时结合取心井测井响应和测井相对每口井每个单层进行沉积微相人工解释,确定每个小层平面上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工区储层砂体空间分布的统计模型,利用Petrel油藏建模软件,建立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结合沉积微相研究成果,建立储层沉积微相模型;应用地质统计学和随机模拟方法,对小层进行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属性随机建模,建立储层沉积相控制下的属性三维模型,并对随机模型抽稀检验,结合后期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图,得出了剩余油展布情况和有利挖潜层位和区块。 通过对工区综合的研究工作,该论文取得以下认识: 1、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将本工区内较大规模的洪泛面,即发育的一套较纯的厚层泥岩段作为标志层,以控制砂层组界面。再以取心井为标准井,充分尊重前人的原划分方案,确定扶余油层的各分层界限。将工区扶余油层纵向上分为5个砂组16个小层,在小层研究基础上,将扶余油层细分为32个单层。 2、根据沉积相研究认为V区块扶余油层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河口坝、河道间漫溢薄层砂,间湾等沉积微相,水上分流河道,陆上天然堤,决口扇,泛滥平原等沉积微相。 3、以沉积微相研究和小层对比格架为基础,建立了符合本地区的地质三维模型,再对各个小层的二维沉积微相分布图进行边界数字化,采用赋值方法建立确定性的沉积微相三维模型。 4、对V区块进行沉积相控制随机储层孔隙度,再根据孔隙度控制模拟渗透率,最后根据测井解释得到的含油面积来模拟含油饱和度三维模型。 5、对于本工区随机模型的检验,本文采取了抽稀检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得到抽稀井剖面与实际剖面大体一致,仅在井点局部有所差异,说明建模过程中选择的方法是合理的,所建模型是可信的,并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6、通过采用容积法进行储量计算,得出1、8(1)、8(2)、13、14(1)、14(2)等小层储量相对较高,整个扶余油层储量大约为621.771×104t。 通过本次研究,建立了比较可靠的地质模型,根据模拟的剩余含油饱和度分布情况,预测出剩余油气分布规律和特征,为新立油田V区块油藏今后开发方案的调整和剩余油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