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身体运动智能计算机情境化测评方法研究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蔚
授予年度:2012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120403[管理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 040101[教育学-教育学原理]
主 题:身体运动智能 多元智能 计算机化测评 情境化测评 测评项目
摘 要:身体运动智能是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中的一项,是指人控制身体动作、操作物体、运用身体动作表达思想感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类对世界的最初认识和经验都是在身体运动的参与下获得的,可以说身体运动智能是人类认知的基础,是生活、学习所必须的基本能力。身体运动智能对中学生的学习有积极地促进作用。研究表明,有37%的学生是动觉学习者,这种类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身体参与来操作和体验所学的内容才能达到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身体运动的参与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活动理论家强调非言语活动经验和抽象符号思维之间的密切关系,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身体运动智能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影响其他几种智能的发展。有研究者认为,身体运动智能是人类生存并认识这个世界的所有智力活动的核心,并把身体运动智能理论运用到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深,而且自我认识智能和语言智能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由此可见,培养和开发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要了解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发展情况,那么就要对他们的身体运动智能进行测评。 通过文献调研等发现,目前对身体运动智能的评测主要是调查问卷和真实情境评估等方法。这些方法在测评时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题目主要关注被试的喜好和自我描述,没有体现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评实施起来费时费力,不适合大范围内测试。因此,设计出合理、客观而有针对性的测评项目,成为身体运动智能测评应该考虑的关键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以加德纳对“智能的情境化的测评思想为指导,以张国祥博士的15道测评身体运动智能的题目为基础,对每个题目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将问卷形式的题目重新设计成计算机情境化的测评项目。每个测评项目都在一定的模拟情境中设计了一定的操作任务要求被试完成,每个任务都针对身体运动智能的某一种亚智力来设计,通过任务完成的情况考察被试运用该方面智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检验设计好的计算机情境化测评项目的适用性,本研究选取南京地区的部分中学生进行试测,用SPSS软件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计算了项目的难度、区分度以便对项目进行筛选和修改,并检验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统计结果显示,测验有着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用于中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测评。 搭建的网络测试系统平台,采用B/S结构。这样,学生只需要一台能联网的计算机就能实现测试,使测试能在大范围内实施。整个测评系统界面简洁、美观,操作简单,而且便于维护。测评过程中测评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都由计算机完成,减少了人为统计分析数据的繁琐工作,不仅缩短了数据分析的时间,且使统计结果更精确。